法守
【拼音】:fǎ shǒu
【注音】:ㄈㄚˇㄕㄡˇ
【结构】:法(左右结构)守(上下结构)
【简体】:法守
【繁体】:法守
词语解释谓按法度履行自己的职守。法守[fǎshǒu]⒈谓按法度履行自己的职守。
引证解释⒈谓按法度履行自己的职守。引《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明唐顺之《与吕沃洲巡按书》:“若夫有司,则虽悯雨恤灾,儘力周旋,顾其力能行於法守之所及,而不能行於法守之所不及。”清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今旬月之间,前后违反,恐无以昭法守也。”
网络解释法守法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ǎshǒu,是指按法度履行自己的职守。
综合释义谓按法度履行自己的职守。《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明唐顺之《与吕沃洲巡按书》:“若夫有司,则虽悯雨恤灾,儘力周旋,顾其力能行於法守之所及,而不能行於法守之所不及。”清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今旬月之间,前后违反,恐无以昭法守也。”以法度自守其职。《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
汉语大词典谓按法度履行自己的职守。《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明唐顺之《与吕沃洲巡按书》:“若夫有司,则虽悯雨恤灾,尽力周旋,顾其力能行于法守之所及,而不能行于法守之所不及。”清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今旬月之间,前后违反,恐无以昭法守也。”
国语辞典以法度自守其职。法守[fǎshǒu]⒈以法度自守其职。引《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
辞典修订版以法度自守其职。《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
其他释义1.谓按法度履行自己的职守。
1.崇德明礼民安定,尚法守制国昌隆。
2.贪图享受则不思进取,不思进取则坐吃山空,坐吃山空则铤而走险,为官的贪赃枉法,为民的则杀人抢劫,最后垮台灭亡;而清贫则勤俭,勤俭则发愤,发愤则守法,守法则平安。
3.绝不可能!潘安是一个心胸宽阔,懂法守法的人。
4.在官僚系统,通常是上有道揆,则下有法守;反之,居上位者无道,下层自然士气涣散。
5.学习法律,武装自己,懂法守法,扬善出力,斥责不公,维持正义,合理用法,维护利益。法制宣传日,法制社会靠大家,愿你时时知法,刻刻守法,常常宣传律法。
6.人人学法、知法、守法,创建和谐社会。
7.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这样的苏醒,如偏僻乡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意象上却单单只有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
8.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一秋通达。
9.慎始慎终慎独慎微,守章守纪守法守规。
10.艾格文是倒数第二个提瑞斯法守护者,还是星界法师麦迪文的母亲。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读音:shǒu
[shǒu]
(1)(动)防守
(2)(动)守候;看护:~护。
(3)(动)遵守;遵循:~法|~约。
(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