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使
【拼音】:guó xìn shǐ
【注音】:ㄍㄨㄛˊㄒ一ㄣˋㄕˇ
【结构】:国(全包围结构)信(左右结构)使(左右结构)
【繁体】:國信使
词语解释宋元时的国家使臣。国信使[guóxìnshǐ]⒈宋元时的国家使臣。
引证解释⒈宋元时的国家使臣。引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契丹馆於都亭驛,使命往来,称国信使。”《元史·世祖纪一》:“遣崔明道、李全义为详问官,诣宋淮东制司,访问国信使郝经等所在,仍以稽留信使,侵扰疆埸詰之。”
网络解释国信使国信使,俗称泛使,宋代官名,指两国间普通聘问或有所报告、要求于对方的人。
综合释义宋元时的国家使臣。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契丹馆於都亭驛,使命往来,称国信使。”《元史·世祖纪一》:“遣崔明道、李全义为详问官,诣宋淮东制司,访问国信使郝经等所在,仍以稽留信使,侵扰疆埸詰之。”
汉语大词典宋元时的国家使臣。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契丹馆于都亭驿,使命往来,称国信使。”《元史·世祖纪一》:“遣崔明道、李全义为详问官,诣宋淮东制司,访问国信使郝经等所在,仍以稽留信使,侵扰疆埸诘之。”
其他释义1.宋元时的国家使臣。
1.如景定二年(1261)五月,元庭遣崔明道、李全义为详问官,到南宋“访问国信使郝经等所在”。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xìn,shēn
[xìn]
[ xìn ]1.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信仰。信徒。
4.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2”。
8. 姓。
[ shēn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
读音:shǐ
[shǐ]
1.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迫使。
4. 假若: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