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乱
【拼音】:zǔ luàn
【注音】:ㄗㄨˇㄌㄨㄢˋ
【结构】:阻(左右结构)乱(左右结构)
【繁体】:阻亂
词语解释谓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阻乱[zǔluàn]⒈谓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
引证解释⒈谓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引《后汉书·崔寔传》:“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晋永嘉中,西蜀阻乱,割华容诸城,为颖王都。”杜甫《恨别》诗“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清仇兆鳌注:“思家忆弟,伤洛城阻乱。”
网络解释阻乱阻乱,读音是zǔluàn,汉语词汇,解释为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
综合释义谓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后汉书·崔寔传》:“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晋永嘉中,西蜀阻乱,割华容诸城,为颖王都。”杜甫《恨别》诗“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清仇兆鳌注:“思家忆弟,伤洛城阻乱。”
网友释义阻乱,读音是zǔluàn,汉语词汇,解释为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
汉语大词典谓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后汉书·崔寔传》:“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晋永嘉中,西蜀阻乱,割华容诸城,为颖王都。”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清仇兆鳌注:“思家忆弟,伤洛城阻乱。”
其他释义1.谓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
读音:zǔ
[zǔ]
(动)阻挡;阻碍:~挡|~隔|~雨|~援|~止|~滞|推三~四。
读音:luàn
[luàn]
1.没有秩序和条理:~七八糟。
2.武装骚扰:兵~。叛~。
3.使混乱;使紊乱:捣~。以假~真。
4.任意;随便:不许~扔纸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