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钵
【拼音】:huǒ bō
【注音】:ㄏㄨㄛˇㄅㄛ
【结构】:火(独体结构)钵(左右结构)
【繁体】:火缽
词语解释即火盆。火钵[huǒbō]⒈即火盆。
引证解释⒈即火盆。参见“火盆”。引郭沫若《行路难》:“他话还没有落脚便向火钵里吐了起来。”巴金《神·鬼·人》:“他把壶放回到烧着练炭的火钵上。”
网络解释火钵(汉语词语)火钵,意思是火盆,出自《行路难》。
汉语大词典即火盆。郭沫若《行路难》:“他话还没有落脚便向火钵里吐了起来。”巴金《神·鬼·人》:“他把壶放回到烧着练炭的火钵上。”参见“火盆”。
其他释义1.即火盆。
1.对于没有集中供暖的南京来说,空调、地暖是现今不少家庭在冬日取暖的必备设施,不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通家庭在冬季取暖的主要装备却是“火钵子”。
2.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
3.既有火炉、火钵、又有高大的字库、字塔和铜、铁神像。
4.小时候,我们把生豌豆带到学校,放进火钵子里面去炸,教室里发出“啪啪”的声音和烧焦的糊味。
5.野菱去掉利刺后,我们小孩子乘机弄一小部分收藏起来,可以在冬天烘火时,放在火钵子中烧熟,放在衣兜中,出去和小伙伴一起分享。
6.家里取暖有“火钵子”、有煤炉,但到了学校可就没这个条件了,不过对于二三十年前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自有一套“欢乐取暖法”。
7.那个窑场似乎只能制作小口大肚的酒瓮、酒坛之类粗糙的器皿,还有就是冬天装火炭的小火钵。
8.日本老铁壶,连同银壶、火钵等茶道文化器具,正成为甬城收藏界的新宠。
9.父亲有一个小酒壶,放在火钵里温着,杯子空了,便伸手拎起来斟一杯。
10.这个是火钵,里面是灶上烧了柴的火屎。
读音:huǒ
[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读音:bō
[bō]
(1)(名)陶制的器具。像盆而较小;用来盛饭等。
(2)(名)钵盂(古代和尚用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