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
【拼音】:yù zhì
【注音】:ㄩˋㄓˋ
【结构】:御(左右结构)制(左右结构)
【繁体】:御製
词语解释帝王所作。亦指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乐曲。御制[yùzhì]⒈帝王所作。亦指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乐曲。
基础解释帝王所作。亦指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乐曲。
引证解释⒈帝王所作。亦指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乐曲。引《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製者皆是也。”宋高承《事物纪原·经籍艺文·御制》:“《家语》:‘舜作《南风》之诗’,此则御製之始也。”明陆深《春雨堂随笔》卷一:“宣庙喜绘事,御製天纵。”《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有前日那箇九江客人给我的那御製诗盖碗儿。”
网络解释御制御制是指帝王所作、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乐曲,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汉语大词典帝王所作。亦指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乐曲。《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宋高承《事物纪原·经籍艺文·御制》:“《家语》:‘舜作《南风》之诗’,此则御制之始也。”明陆深《春雨堂随笔》卷一:“宣庙喜绘事,御制天纵。”《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有前日那个九江客人给我的那御制诗盖碗儿。”
国语辞典帝王所作或奉帝王之命所创制的乐章。御制[yùzhì]⒈帝王所作或奉帝王之命所创制的乐章。引《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传·序》:「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有前日那个九江客人,给我的那御制诗盖碗儿。」
其他释义1.帝王所作。亦指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乐曲。
1.清代康熙御制五屏式黄地填漆云龙纹宝座,很少为私人收藏,这件藏品还是传世宝座中唯一一件结合填漆、戗金两种工艺技法制成的,更为罕见。
2.碑身四框刻缠枝纹饰,碑阳刻乾隆御笔琼岛春阴四字,碑阴为乾隆帝御制诗良岳移来石发峨,千秋遗迹感怀多。
3.夏四月戊申,御安福门,观僧玄奘迎御制并书慈恩寺碑文,导从以天竺法仪,其徒甚盛。
4.第三件是乾隆御制并且有御笔诗词的和田白玉荷花型笔洗,笔洗是文房器,用来涮毛笔用的。
5.白楼私房御宴每天只为一组主人和贵宾服务,而贵宾们需要提前一周预定,才能享用到这“唯我独尊”的私人奢华空间、御制精馔美味,皇家贵族般的服务和奢华的口舌之旅。
6.赐吴应熊纹银八千两,御制平安药丸一百颗,跌打散二十斤,以示嘉慰。
7.龙图阁是收藏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各种典籍、图画,及宗正寺所进的宗室名册、普牒等物的地方。
8.印章不大,刻的却是一字千钧的“贞观御制”。
9.既入禁城,乾隆帝御紫光阁,行饮至礼,赐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及随征将士宴于丰泽园,复赏他御制诗章。
10.乾隆汪惟高御制题耕织图集锦墨。
读音:yù
[yù]
(1)(动)驾御车马;赶车。
(2)(动)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
(3)(名)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赐~|~前。
(4)(动)抵挡:防~|~寒|~敌。
读音:zhì
[zhì]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