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遗形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遗形

遗形

【拼音】:yí xíng

【注音】:一ˊㄒ一ㄥˊ

【结构】:遗(半包围结构)形(左右结构)

【繁体】:遺形

解释

词语解释1.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2.道教指尸解登仙。3.遗体,遗骸。4.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遗形[yíxíng]⒈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⒉道教指尸解登仙。⒊遗体,遗骸。⒋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

基础解释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道教指尸解登仙。3.遗体,遗骸。4.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

引证解释⒈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引《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李善注:“《庄子》云:仲尼问於颜回曰:‘何谓坐忘?’回曰:‘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道,此谓坐忘。’司马彪曰:‘坐而自忘其身。’”晋陆机《王子乔赞》:“遗形灵岳,顾景忘归。”明袁宏道《答梅客生书》:“朋友则有一二小官,斋郎典客之类,絶口不谈朝事者,其胸中又无一段先入意见为主,僕遂得遗形纵古,不相妨碍。”⒉道教指尸解登仙。引晋陆云《登遐颂》:“梅公指景,有皇遗形。”唐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王孟法师碑铭序》:“以贞观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遗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宋梅尧臣《长歌行》:“遗形得极乐,昇仙上玉京。”⒊遗体,遗骸。引《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是名如来,应供正觉,遗形舍利,造诸塔象。”宋赞宁等《宋高僧传·译经二·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今观畏之遗形,渐加缩小。”⒋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引三国魏曹植《叙愁赋》:“观图像之遗形,窃庶几乎英皇。”晋潘岳《杨仲武诔》:“临穴永诀,抚櫬尽哀。遗形莫绍,增慟余怀。”唐高适《还京次睢阳祭张巡许远文》:“思壮志於冥寞,问遗形於荆杞。”金元好问《大室同希颜赋》诗:“壮哉崧维岳,盘盘上窈冥。中天瞻巨镇,元气有遗形。”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最早的叙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遗形。”

网络解释遗形1.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综合释义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李善注:“《庄子》云:仲尼问於颜回曰:‘何谓坐忘?’回曰:‘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道,此谓坐忘。’司马彪曰:‘坐而自忘其身。’”晋陆机《王子乔赞》:“遗形灵岳,顾景忘归。”明袁宏道《答梅客生书》:“朋友则有一二小官,斋郎典客之类,絶口不谈朝事者,其胸中又无一段先入意见为主,僕遂得遗形纵古,不相妨碍。”道教指尸解登仙。晋陆云《登遐颂》:“梅公指景,有皇遗形。”唐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王孟法师碑铭序》:“以贞观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遗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宋梅尧臣《长歌行》:“遗形得极乐,昇仙上玉京。”遗体,遗骸。《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是名如来,应供正觉,遗形舍利,造诸塔象。”宋赞宁等《宋高僧传·译经二·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今观畏之遗形,渐加缩小。”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三国魏曹植《叙愁赋》:“观图像之遗形,窃庶几乎英皇。”晋潘岳《杨仲武诔》:“临穴永诀,抚櫬尽哀。遗形莫绍,增慟余怀。”唐高适《还京次睢阳祭张巡许远文》:“思壮志於冥寞,问遗形於荆杞。”金元好问《大室同希颜赋》诗:“壮哉崧维岳,盘盘上窈冥。中天瞻巨镇,元气有遗形。”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最早的叙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遗形。”

网友释义yíxíng1.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2.道教指尸解登仙。3.遗体,遗骸。4.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

汉语大词典(1).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李善注:“《庄子》云:仲尼问于颜回曰:‘何谓坐忘?’回曰:‘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司马彪曰:‘坐而自忘其身。’”晋陆机《王子乔赞》:“遗形灵岳,顾景忘归。”明袁宏道《答梅客生书》:“朋友则有一二小官,斋郎典客之类,绝口不谈朝事者,其胸中又无一段先入意见为主,仆遂得遗形纵古,不相妨碍。”(2).道教指尸解登仙。晋陆云《登遐颂》:“梅公指景,有皇遗形。”唐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王孟法师碑铭序》:“以贞观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遗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宋梅尧臣《长歌行》:“遗形得极乐,升仙上玉京。”(3).遗体,遗骸。《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是名如来,应供正觉,遗形舍利,造诸塔象。”宋赞宁等《宋高僧传·译经二·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今观畏之遗形,渐加缩小。”(4).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三国魏曹植《叙愁赋》:“观图像之遗形,窃庶几乎英皇。”晋潘岳《杨仲武诔》:“临穴永诀,抚榇尽哀。遗形莫绍,增恸余怀。”唐高适《还京次睢阳祭张巡许远文》:“思壮志于冥寞,问遗形于荆杞。”金元好问《大室同希颜赋》诗:“壮哉崧维岳,盘盘上窈冥。中天瞻巨镇,元气有遗形。”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最早的叙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遗形。”

其他释义1.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2.道教指尸解登仙。3.遗体,遗骸。4.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

遗形造句更多 >>

1.这些年,百里大侠已经归隐,不问世事,整日释知遗形,沉醉于琴瑟鼓鸣中,怡情于山水间,相必如今琴艺的造诣更是一层楼了。

2.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翺翔。

3.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4.我则以为,与其说这是水平问题,不如说是缺乏对具体对象遗形去貌的用心体味。

5.这些年,百里大侠已经归隐,不问世事,整日释知遗形,沉醉于琴瑟鼓鸣中,怡情于山水间,相必如今琴艺的造诣更是一层楼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74268/造句网

6.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https://www.chazidian.com/zj-374268/遗形造句)

7.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74268/造句

字义分解

读音:yí,wèi

[yí]

[ yí ]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 wèi ]

赠与;送给:~之千金。

读音:xíng

[xíng]

(1)(名)形状:方~|图~|地~。

(2)(名)形体;实体:有~|~影不离。

(3)(动)显露;表现:喜~于色|~诸笔墨。

(4)(动)对照:相~见绌|相~之下。

遗形相关成语

遗形相关词语

上一个:仪形

下一个:异形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