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行
【拼音】:yì xíng
【注音】:一ˋㄒ一ㄥˊ
【结构】:义(独体结构)行(左右结构)
【简体】:义行
【繁体】:義行
词语解释1.仪容;形体。2.谓画其形貌。3.效法。4.行法规;做楷模。5.典范;楷模。
基础解释同/'仪形/',仪容;形体。忠义或节义的行迹。
引证解释⒈同“仪形”。忠义或节义的行迹。引《淮南子·人间训》:“无害子之虑无中於策,谋无益於国,然而心调於君,有义行也。”《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輒假借温言,赏以财位。”《东观汉记·城阳恭王祉传》:“荆州刺史上其义行,拜庐江都尉。”⒉同“仪形”。效法。引《史记·赵世家》:“中国者……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网络解释义行义行,读音yìxínɡ,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忠义或节义的行迹。
综合释义同“仪形”。忠义或节义的行迹。《淮南子·人间训》:“无害子之虑无中於策,谋无益於国,然而心调於君,有义行也。”《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輒假借温言,赏以财位。”《东观汉记·城阳恭王祉传》:“荆州刺史上其义行,拜庐江都尉。”同“仪形”。效法。《史记·赵世家》:“中国者……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义行[yìxíng]见义勇为的行为。如:「义行感人」、「义行足式」。义行[yìxíng]见义勇为的行为。【造句】他输财济贫的义行,令人钦佩不已。
汉语大词典同“仪形”。忠义或节义的行迹。《淮南子·人间训》:“无害子之虑无中于策,谋无益于国,然而心调于君,有义行也。”《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辄假借温言,赏以财位。”《东观汉记·城阳恭王祉传》:“荆州刺史上其义行,拜庐江都尉。”同“仪形”。效法。《史记·赵世家》:“中国者……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国语辞典见义勇为的行为,如:「义行感人」、「义行足式」。
辞典简编版见义勇为的行为。 【造句】他输财济贫的义行,令人钦佩不已。
英语injusticeswronghumanitarian act
其他释义1.同'仪形'。2.忠义或节义的行迹。
1.龙女见柳毅正直无私,见义勇为,严守信义,行重操守,遂起爱慕之心,就与他结为夫妻,在峙山住了下来。
2.在这些现代化的时代,还有很多常用卜课的方法帮人占卜未来,甚至有更多的以打卦的名义行骗。
3.我辈仗义行事,但求问心无愧。
4.其言行与帝国主义行为适相表里,与二战后日本美化侵略逃避战争责任之遁词亦若合符节。
5.没有理性、秩序、正义;只有痛苦、死亡、贫穷。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卑鄙无耻的背信弃义行为,都会发生。她也知道,世界上没有持久不衰的幸福。弗吉尼亚·伍尔芙
6.王先生此次将价值数亿元家產捐出来的义行,当是空前绝后的了。
7.王先生此次将价值数亿元家产捐出来的义行,当是空前绝后的了。
8.江湖素传小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留微命,当以捐躯报效。
9.在用人工生命方法生成的计算机动画中,智能生命在虚拟环境中的行为有程序员事先设定好的预定义行为,同时也有随机出现的随意性行为。
10.受持股较多的内在激励,机构投资股东在解决公司内部的代理问题时比较有效,但也会滋生机会主义行为。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