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巴怪
【拼音】:chǒu bā guài
【注音】:ㄔㄡˇㄅㄚㄍㄨㄞˋ
【结构】:丑(独体结构)巴(独体结构)怪(左右结构)
【繁体】:醜巴怪
词语解释1.亦作'丑八怪'。2.形容长得极丑的人。
基础解释亦作'丑八怪',相貌丑陋的人。形容长得极丑的人。亦作/'丑八怪/',相貌丑陋的人。形容长得极丑的人。
引证解释⒈亦作“丑八怪”。形容长得极丑的人。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我只愁他到底是个乡间的孩子,万一长的丑巴怪似的可怎么配我这个好孩子呢?”曹禺《原野》序幕:“花金子:丑八怪,又瘸又驼的短命鬼。”
网络解释丑巴怪丑巴怪,读音chǒubāguài,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长得极丑的人,出自《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网友释义丑巴怪,读音chǒubāguài,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长得极丑的人,出自《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汉语大词典亦作“丑八怪”。形容长得极丑的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我只愁他到底是个乡间的孩子,万一长的丑巴怪似的可怎么配我这个好孩子呢?”曹禺《原野》序幕:“花金子:丑八怪,又瘸又驼的短命鬼。”
国语辞典面貌丑陋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我只愁他到底是个乡间的孩子,万一长的丑巴怪似的,可怎么配我这个好孩子呢?」也作「丑八怪」。
近义词 丑八怪
读音:chǒu
[chǒu]
1.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2.用于计时: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3.传统戏剧角色名:丑角。丑旦。
4.相貌难看:丑陋。
5.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丑化。丑恶。丑闻。丑态百出。跳梁小丑。
读音:bā
[bā]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读音:guài
[guài]
(1)(动)奇怪:~事。
(2)(动)觉得奇怪:大惊小~。
(3)(副)〈口〉很;非常:~不好意思的|箱子太沉;提着~费劲的。
(4)(名)怪物;妖怪(迷信):鬼~。
(5)(动)责备;怨:这不能~他;只~我没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