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缩
【拼音】:qūn suō
【注音】:ㄑㄨㄣㄙㄨㄛ
【结构】:逡(半包围结构)缩(左右结构)
【繁体】:逡縮
词语解释退缩,退避。逡缩[qūnsuō]⒈退缩,退避。
引证解释⒈退缩,退避。引《明书·乱贼传一·邓茂七》:“楷(张楷)乃分兵会德新(刘德新),取道趋建宁。盖楷怯懦,故逡缩如此。”
网络解释逡缩qūnsuōㄑㄩㄣㄙㄨㄛ
汉语大词典退缩,退避。《明书·乱贼传一·邓茂七》:“楷(张楷)乃分兵会德新(刘德新),取道趋建宁。盖楷怯懦,故逡缩如此。”
其他释义1.退缩,退避。
读音:qūn
[qūn]
(动)〈书〉退让;退。
读音:suō,sù
[suō]
[ suō ]1. 向后退,往回收:退缩。畏缩。缩手(喻不敢再做下去)。缩手缩脚(喻做事顾虑多,不大胆)。
2. 由大变小,由长变短:收缩。伸缩。压缩。缩减。缩小。缩编。缩微(指利用照相技术等把文字图像缩成极小的胶卷复制品)。
3. 捆束:“缩版以载”。
4. 直,理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5. 滤酒去渣:缩酒。
[ sù ]1. 〔缩砂密〕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棕色,亦称“缩砂”。种子入中药,称“砂仁”。
2. (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