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劫
【拼音】:shāo jié
【注音】:ㄕㄠㄐ一ㄝˊ
【结构】:烧(左右结构)劫(左右结构)
【繁体】:燒劫
词语解释1.佛教语。指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2.泛指火灾。烧劫[shāojié]⒈佛教语。指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⒉泛指火灾。
基础解释佛教语。指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泛指火灾。
引证解释⒈佛教语。指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引唐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⒉泛指火灾。引唐张谓《长沙失火后戏题莲花寺》诗:“金园宝刹半长沙,烧劫旁延一万家。”
网络解释烧劫烧劫,汉语词汇,拼音为shāojié,释义为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
综合释义佛教语。指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唐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泛指火灾。唐张谓《长沙失火后戏题莲花寺》诗:“金园宝刹半长沙,烧劫旁延一万家。”
网友释义烧劫,汉语词汇,拼音为shāojié,释义为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
汉语大词典(1).佛教语。指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唐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2).泛指火灾。唐张谓《长沙失火后戏题莲花寺》诗:“金园宝刹半长沙,烧劫旁延一万家。”
1.据《民国吴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自太仓入海口进犯苏州,烧劫于阊门、枫桥一带,“焚掠殆尽”、“积蓄纤悉无遗”。
读音:shāo
[shāo]
(1)(动)使东西着火
(2)(动)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水|~砖。
(3)(名)烹调方法;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茄子。
(4)(名)烹调方法;就是烤:叉~|~鸡。
(5)(动)发烧:他现在~得厉害。
(6)(名)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退了。
(7)(名)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
读音:jié
[jié]
(1)(动)抢劫:打~|~车|打家~舍。
(2)(动)威逼;胁迫:~持。
(3)(名)灾难:浩~|遭 ~|后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