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驽
【拼音】:wāng nú
【注音】:ㄨㄤㄋㄨˊ
【结构】:尪(半包围结构)驽(上下结构)
【繁体】:尪駑
词语解释亦作'尩驽'。谓孱弱无能。
基础解释亦作/'尩驽/'。谓孱弱无能。
引证解释⒈亦作“尩駑”。谓孱弱无能。引《晋书·陶璜传》:“臣以尩駑,昔为故国所採,偏戍在南,十有餘年。”
网络解释尪驽拼音:wāngnú
综合释义亦作“尩駑”。谓孱弱无能。《晋书·陶璜传》:“臣以尩駑,昔为故国所採,偏戍在南,十有餘年。”
网友释义拼音:wāngnú注音:ㄨㄤㄋㄨˊ繁体:尪驽亦作“尩驽”。谓孱弱无能。《晋书·陶璜传》:“臣以尩驽,昔为故国所采,偏戍在南,十有馀年。”
汉语大词典亦作“尪驽”。谓孱弱无能。《晋书·陶璜传》:“臣以尪驽,昔为故国所采,偏戍在南,十有馀年。”
其他释义1.亦作'尩驽'。2.谓孱弱无能。
读音:wāng
[wāng]
(1)(名)胫、脊或胸部弯曲的病。
(2)(形)瘦弱。
读音:nú
[nú]
(1)(名)驽马;跑不快的马。
(2)(形)比喻人没有能力:~才|~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