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
【拼音】:jīng yáng
【注音】:ㄐ一ㄥ一ㄤˊ
【结构】:旌(左右结构)阳(左右结构)
【繁体】:旌陽
词语解释指晋仙人许逊。旌阳[jīngyáng]⒈指晋仙人许逊。
引证解释⒈指晋仙人许逊。逊曾任蜀旌阳县令,故称。他曾学道于大洞君吴猛,后因晋室乱而弃官东归。相传于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在洪州西山全家升仙而去。参阅《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引宋姜夔《鹧鸪天》词序:“古枫,旌阳在时物也。”明屠隆《綵毫记·乘醉骑驴》:“簿书作令休云俗,勾漏旌阳俱是仙。”
综合释义指晋仙人许逊。逊曾任蜀旌阳县令,故称。他曾学道于大洞君吴猛,后因晋室乱而弃官东归。相传于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在洪州西山全家升仙而去。宋姜夔《鹧鸪天》词序:“古枫,旌阳在时物也。”明屠隆《綵毫记·乘醉骑驴》:“簿书作令休云俗,勾漏旌阳俱是仙。”参阅《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旌阳[jīngyáng]
汉语大词典指晋仙人许逊。逊曾任蜀旌阳县令,故称。他曾学道于大洞君吴猛,后因晋室乱而弃官东归。相传于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在洪州西山全家升仙而去。宋姜夔《鹧鸪天》词序:“古枫,旌阳在时物也。”明屠隆《綵毫记·乘醉骑驴》:“簿书作令休云俗,勾漏旌阳俱是仙。”参阅《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
其他释义1.指晋仙人许逊。逊曾任蜀旌阳县令﹐故称。他曾学道于大洞君吴猛﹐后因晋室乱而弃官东归。相传于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在洪州西山全家升仙而去。
1.相传黄帝鼎湖跨龙白日升天,许旌阳服之拔宅飞升,刘安服之鸡犬升仙,我辈无法究其实,仅视为丹道学中古仙留下的佚闻而已。
2.许旌阳既炼天元神丹,又精于三五飞步及咒水之术,创净明忠孝之教,后来据说拔宅飞升。
3.字敬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学道于吴猛,后举孝廉,曾为旌阳县令,感晋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传说东晋宁康二年在南昌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
4.旌阳区“一门三孝”的故事一直为人所称颂。
5.铁柱宫乃旌阳许真君锁蛟处也。
6.10月29日下午,在德阳市旌阳区天山南路128号,池培之带着记者,连上了三层楼梯,经过一家茶楼和美容院,走进了自己的领地。
7.另外,德阳汽车站位于旌阳区长江路西段,每10分钟就有巴士开往成都和绵阳,而且车程都在一个小时以内。
8.旌阳区纪委于2015年8月13日对江浩源进行立案调查。
9.中国银行德阳支行:德阳市旌阳区长江路西26号。
10.十年时间把旌阳县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读音:jīng
[jīng]
(1)(名)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做装饰。
(2)旌表。
读音:yáng
[yáng]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