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
【拼音】:xiǎo jīng guān
【注音】:ㄒ一ㄠˇㄐ一ㄥㄍㄨㄢ
【结构】:小(独体结构)京(上中下结构)官(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宋代称低级的中央职官。清代,满人自从六品至从九品、蒙古人自从六品至八品、汉军自正六品至从七品、汉人自正六品至未入流的某些中央职官皆称“小京官”。小京官[xiǎojīngguān]⒈宋代称低级的中央职官。清代,满人自从六品至从九品、蒙古人自从六品至八品、汉军自正六品至从七品、汉人自正六品至未入流的某些中央职官皆称“小京官”。
引证解释⒈宋代称低级的中央职官。引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六部监门官》:“陈勉之与王诚之给事有旧,迭用其子騊驎为之。二人皆小京官监当。”⒉清代,满人自从六品至从九品、蒙古人自从六品至八品、汉军自正六品至从七品、汉人自正六品至未入流的某些中央职官皆称“小京官”。参阅《清会典·吏部》。引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滑稽诗》:“昔人有嘲内阁中书诗曰:‘莫笑区区职分卑,小京官里最便宜。’”
网络解释小京官小京官是汉语词语,基本释义之一是代称低级的中央职官。
综合释义宋代称低级的中央职官。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六部监门官》:“陈勉之与王诚之给事有旧,迭用其子騊驎为之。二人皆小京官监当。”清代,满人自从六品至从九品、蒙古人自从六品至八品、汉军自正六品至从七品、汉人自正六品至未入流的某些中央职官皆称“小京官”。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滑稽诗》:“昔人有嘲内阁中书诗曰:‘莫笑区区职分卑,小京官里最便宜。’”参阅《清会典·吏部》。
汉语大词典(1).宋代称低级的中央职官。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六部监门官》:“陈勉之与王诚之给事有旧,迭用其子騊驎为之。二人皆小京官监当。”(2).清代,满人自从六品至从九品、蒙古人自从六品至八品、汉军自正六品至从七品、汉人自正六品至未入流的某些中央职官皆称“小京官”。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滑稽诗》:“昔人有嘲内阁中书诗曰:‘莫笑区区职分卑,小京官里最便宜。’”参阅《清会典·吏部》。
其他释义1.宋代称低级的中央职官。2.清代﹐满人自从六品至从九品﹑蒙古人自从六品至八品﹑汉军自正六品至从七品﹑汉人自正六品至未入流的某些中央职官皆称'小京官'。
1.由拔贡生礼部七品小京官应光绪元年顺天乡试中式,由举人礼部额外主事考取军机章,一应光绪六年会试,恭应殿试。
2.由拔贡生礼部七品小京官应光绪元年顺天乡试中试,由举人礼部额外主事考取军机章,一应光绪六年会试,恭应殿试。
3.1873年参加廷试考得一等,在刑部做了七品小京官。
4.1873年参加廷试考得一等,在刑部做了七品小京官。(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小京官造句)
5.由拔贡生礼部七品小京官应光绪元年顺天乡试中式,由举人礼部额外主事考取军机章,一应光绪六年会试,恭应殿试。【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88079/小京官造句】
读音:xiǎo
[xiǎo]
(1)(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河|地方~|~路。
(2)(副)短时间地:~住|~坐。
(3)(副)稍微:~有才华|牛刀~试。
(4)(形)略微少于;将近:干了~半辈子。
(5)(形)排行最末的:~儿子。
(6)(名)年纪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
(7)(名)指妾:讨~。
(8)(代)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女|~店。
读音:jīng
[jīng]
(1)(名)首都:~城|~师。
(2)(名)指我国首都北京:~剧。
(3)(名)(Jīnɡ)姓。
读音:guān
[guān]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