泚笔
【拼音】:cǐ bǐ
【注音】:ㄘˇㄅ一ˇ
【结构】:泚(左右结构)笔(上下结构)
【简体】:泚笔
【繁体】:泚筆
词语解释以笔蘸墨。泚笔[cǐbǐ]⒈以笔蘸墨。
引证解释⒈以笔蘸墨。引《新唐书·岑文本传》:“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清王晫《今世说·企羡》:“且读且嘆,遂泚笔为序。”郁达夫《志亡儿耀春之殇》诗之一:“虚堂月落星繁夜,泚笔为文记耀春。”
网络解释泚笔泚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ǐbǐ,是指以笔蘸墨。
综合释义以笔蘸墨。《新唐书·岑文本传》:“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清王晫《今世说·企羡》:“且读且嘆,遂泚笔为序。”郁达夫《志亡儿耀春之殇》诗之一:“虚堂月落星繁夜,泚笔为文记耀春。”泚笔[cǐbǐ]以笔蘸墨,等候书写。《新唐书.卷一零二.岑文本传》:「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
汉语大词典以笔蘸墨。《新唐书·岑文本传》:“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清王晫《今世说·企羡》:“且读且叹,遂泚笔为序。”郁达夫《志亡儿耀春之殇》诗之一:“虚堂月落星繁夜,泚笔为文记耀春。”
国语辞典以笔蘸墨,等候书写。泚笔[cǐbǐ]⒈以笔蘸墨,等候书写。引《新唐书·卷一〇二·岑文本传》:「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
辞典修订版以笔蘸墨,等候书写。《新唐书.卷一零二.岑文本传》:「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
其他释义1.以笔蘸墨。
读音:cǐ
[cǐ]
1.鲜明。
2.蘸;浸湿:~笔为文(用笔蘸着墨写文章)。
读音:bǐ
[bǐ]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