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标鉴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标鉴

标鉴

【拼音】:biāo jiàn

【注音】:ㄅ一ㄠㄐ一ㄢˋ

【结构】:标(左右结构)鉴(上下结构)

【繁体】:標鑒

解释

词语解释1.谓自我炫耀﹑标榜。2.谓识鉴。标鉴[biāojiàn]⒈谓自我炫耀、标榜。⒉谓识鉴。

基础解释谓自我炫耀﹑标榜。谓识鉴。

引证解释⒈谓自我炫耀、标榜。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举才不以标鉴,故久之而后显;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后定。”吕延济注:“自出标眩,为己明鉴。”⒉谓识鉴。引《新唐书·王珪传》:“珪与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徵同辅政。帝以珪善人物,且知言,因谓曰:‘卿标鉴通晤,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

综合释义谓自我炫耀、标榜。《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举才不以标鉴,故久之而后显;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后定。”吕延济注:“自出标眩,为己明鉴。”谓识鉴。《新唐书·王珪传》:“珪与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徵同辅政。帝以珪善人物,且知言,因谓曰:‘卿标鉴通晤,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

汉语大词典(1).谓自我炫耀、标榜。《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举才不以标鉴,故久之而后显;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后定。”吕延济注:“自出标眩,为己明鉴。”(2).谓识鉴。《新唐书·王圭传》:“圭与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徵同辅政。帝以圭善人物,且知言,因谓曰:‘卿标鉴通晤,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

标鉴造句更多 >>

1.针对弹道导弹突防过程中的有源假目标欺骗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弹道平面性的有源假目标鉴别算法。

字义分解

读音:biāo

[biāo]

(1)(名)〈书〉树木的末梢。

(2)(名)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不如治本。

(3)(名)标志;记号:商~。

(4)(名)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上问号。

(5)(名)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锦~。

(6)(名)旧时用比价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招~|投~。

(7)(名)清末陆军编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团。

读音:jiàn

[jiàn]

(1)(名)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2)(动)照:清可~。

(3)(动)仔细看;审察:~别|~定。

(4)(名)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前车之覆;后车之~。

(5)(动)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台~|钧~。

标鉴相关成语

标鉴相关词语

上一个:标悟

下一个:标灯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