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八音
【拼音】:sī zhú bā yīn
词语解释《三国志·魏志·杜夔传》
1.“丝竹八音调不齐,何与他人争高低,纵是十指伸开去,长短粗细也不一。
2.周公瑾不但琴技高超,更精通钟律、丝竹八音无所不能。
3.宫商角徵羽五音衡准,金贝丝竹八音匏革牙角俱全……真是个妖女。(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400235/)
读音:sī
[sī]
(1)(名)蚕丝。
(2)(名)像丝的物品。
(3)(名)万分之一。
读音:zhú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读音:bā
[bā]
(1)数目字:~成|~股|~卦。
(2)不定数;表示多:~面玲珑。
读音:yīn
[yīn]
(1)(名)声音:~响|~乐|口~|杂~。
(2)(名)消息:佳~|~信。
(3)(名)指音节: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