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五典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五典

五典

【拼音】:wǔ diǎn

【注音】:ㄨˇㄉ一ㄢˇ

【结构】:五(独体结构)典(上下结构)

【简体】:五典

【繁体】:五典

解释

词语解释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泛指古代典籍。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五典[wǔdiǎn]⒈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泛指古代典籍。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基础解释1.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2.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3.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4.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

引证解释⒈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引《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孔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蔡沉集传:“五典,五常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⒉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引《左传·昭公十二年》:“﹝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书序》:“少吴、顓頊、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皇世《三坟》,帝代《五典》。”⒊泛指古代典籍。引南朝梁萧纲《南郊颂》:“《五典》三墨,既葳蕤于璧水;九流《八索》,亦繽纷于石渠。”明沉受先《三元记·讲学》:“素志惟甘清淡,《三坟》、《五典》沉酣。”⒋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引汉荀悦《申鉴·政体》:“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五典以经之,群经以纬之。”《后汉书·朱浮传》:“五典纪国家之政,《鸿范》别灾异之文。”李贤注引《礼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网络解释五典五典:孔安国《尚书传序》:伏羲、神农、黄帝之坟,谓之以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八卦之书,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左丘明春秋昭公十二年传成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可见此等文籍,当时确有,孔子据以修订,而名为经。

综合释义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孔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蔡沉集传:“五典,五常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左传·昭公十二年》:“﹝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书序》:“少吴、顓頊、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皇世《三坟》,帝代《五典》。”泛指古代典籍。南朝梁萧纲《南郊颂》:“《五典》三墨,既葳蕤于璧水;九流《八索》,亦繽纷于石渠。”明沉受先《三元记·讲学》:“素志惟甘清淡,《三坟》、《五典》沉酣。”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汉荀悦《申鉴·政体》:“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五典以经之,群经以纬之。”《后汉书·朱浮传》:“五典纪国家之政,《鸿范》别灾异之文。”李贤注引《礼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汉语大词典(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孔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蔡沉集传:“五典,五常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左传·昭公十二年》:“﹝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书序》:“少吴、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宗经》:“皇世《三坟》,帝代《五典》。”(3).泛指古代典籍。南朝梁萧纲《南郊颂》:“《五典》三墨,既葳蕤于璧水;九流《八索》,亦缤纷于石渠。”明沈受先《三元记·讲学》:“素志惟甘清淡,《三坟》、《五典》沈酣。”(4).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汉荀悦《申鉴·政体》:“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五典以经之,群经以纬之。”《后汉书·朱浮传》:“五典纪国家之政,《鸿范》别灾异之文。”李贤注引《礼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国语辞典少昊、颛顼、高辛、唐、虞所著的典籍。五典[wǔdiǎn]⒈少昊、颛顼、高辛、唐、虞所著的典籍。引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辞典修订版少昊、颛顼、高辛、唐、虞所着的典籍。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其他释义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3.泛指古代典籍。4.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五典造句更多 >>

1.周一《玉堂春》,周二《二进宫》,周三《三对面》,周四《四进士》,周五《五典坡》。一周好戏连台,祝福你周末愉快自导自演《猪八戒背媳妇》。

2.三坟五典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当年,创汉功臣张良之八世孙张道陵生性好学,天文地理,河洛图纬,皆极其妙;诸子百家,三坟五典,所览无遗。

4.当此之时也,无三光五岳之名,无三皇五帝之作,无三坟五典之书,列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也。

5.函谷关令尹喜原为周代楚康王之大夫,自幼博览三坟五典,精研河洛易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6.不仅仅对易经有着独到的了解,远古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解。

7.此人胸罗万象,三坟五典,奇门遁术,各派武功俱都通晓。

8.安倍“屈身”会见,正在日本访问的美国参议员卢比奥1月20日与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在防卫省举行了会谈,安倍“点头哈腰”恭敬接待。

9.不过千万不要“不拿村长当干部”,不要小看气沼仙市只是一个拥有6万5千人的城市,小野寺五典就是在这样“干部”家庭的熏陶下走上政治舞台的。

10.演出月除了《游龟山》、《铡美案》、《五典坡后本》等12部广为传唱的经典传统剧目外,折子戏也精彩纷呈。

字义分解

读音:w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diǎn

[diǎn]

(1)(名)典范性书籍。

(2)(名)标准;法则:~范。

(3)(名)典故:用~。

(4)(名)典礼:盛~。

(5)(动)旧时用土地、房屋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人借钱:~押。

五典相关成语

五典相关词语

关于五典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文典

下一个:夏典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