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糁
【拼音】:bù shēn
【繁体】:不糝
词语解释⒈ 谓无米以和羹。谓粒米不进。不糁[bùshēn]⒈谓无米以和羹。谓粒米不进。
基础解释谓无米以和羹。谓粒米不进。
引证解释⒈ 谓无米以和羹。引:《庄子·让王》:“孔子穷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成玄英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糝。”⒉ 谓粒米不进。引:唐高彦休《唐阙史·李文公夜醮》:“夫人背疽,明日内溃,果噦食,昏瞑百刻不糝,徧召医药,曾无少瘳。”⒈谓无米以和羹。引《庄子·让王》:“孔子穷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成玄英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糝。”⒉谓粒米不进。引唐高彦休《唐阙史·李文公夜醮》:“夫人背疽,明日内溃,果噦食,昏瞑百刻不糝,徧召医药,曾无少瘳。”
综合释义谓无米以和羹。《庄子·让王》:“孔子穷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成玄英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糝。”谓粒米不进。唐高彦休《唐阙史·李文公夜醮》:“夫人背疽,明日内溃,果噦食,昏瞑百刻不糝,徧召医药,曾无少瘳。”
网友释义词目:不糁(不糁)拼音:bùshēn注音:ㄨˋㄕㄣ(1).谓无米以和羹。《庄子·让王》:“孔子穷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成玄英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糁。”(2).谓粒米不进。唐高彦休《唐阙史·李文公夜醮》:“夫人背疽,明日内溃,果哕食,昏瞑百刻不糁,徧召医药,曾无少瘳。”
汉语大词典(1).谓无米以和羹。《庄子·让王》:“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成玄英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糁。”(2).谓粒米不进。唐高彦休《唐阙史·李文公夜醮》:“夫人背疽,明日内溃,果哕食,昏瞑百刻不糁,遍召医药,曾无少瘳。”
其他释义1.谓无米以和羹。2.谓粒米不进。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sǎn,shēn
[shēn]
[ sǎn ]1. 方言,米粒(指煮熟的)。
[ shēn ]1. 谷类制成的小渣:玉米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