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管布
【拼音】:guì guǎn bù
【结构】:桂(左右结构)管(上下结构)布(半包围结构)
【拼音】:guì guǎn bù
词语解释古代广西桂管产的棉布。桂管布[guìguǎnbù]⒈古代广西桂管产的棉布。
引证解释⒈古代广西桂管产的棉布。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桂管布衫》:“《玉泉子》云:‘夏侯孜为左拾遗,常著桂管布衫朝謁。引文宗问:孜衫何太麄澁?具言:桂管产此,布厚可以御寒。他日上问宰相:朕察拾遗夏侯孜必贞介之士。宰相曰:其行,今之颜冉。上嗟嘆,亦效著桂管布,满朝皆倣之。此布为之骤贵。’按此即今之木棉布也,唐时已盛行。”
网络解释桂管布棉布。《太平广记》“尝著‘桂管布’衫朝谒……”。产于岭南桂管地区而得名。白居易诗“吴锦细软桂布密”,桂布产于广西,白居易当时在杭州,说明棉布已广传中原地区,成为唐代一种普遍的纺织品了。京师长安的人们因桂林产生桂管地区,便把它称为“桂管布”,此后桂管布成为京师的贵重衣料。
汉语大词典古代广西桂管产的棉布。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桂管布衫》:“《玉泉子》云:‘夏侯孜为左拾遗,常著桂管布衫朝谒。文宗问:孜衫何太粗涩?具言:桂管产此,布厚可以御寒。他日上问宰相:朕察拾遗夏侯孜必贞介之士。宰相曰:其行,今之颜冉。上嗟叹,亦效著桂管布,满朝皆仿之。此布为之骤贵。’按此即今之木棉布也,唐时已盛行。”
其他释义1.古代广西桂管产的棉布。
读音:guì
[guì]
(1)(名)肉桂:~皮。
(2)(名)木犀:金~|~花。
(3)(名)月桂树:~冠。
(4)(名)桂皮树。
(5)(名)桂江;水名;在广西。
(6)(名)广西的别称。
(7)(名)姓。
读音:guǎn
[guǎn]
(1)(名)(~儿)管子:钢~|气~儿。
(2)(名)吹奏的乐器:~弦乐。
(3)(名)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晶体~。
(4)(量)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毛笔。
(5)(Guǎn)姓。
(6)(动)管理:~帐|她能同时~十台机器。
(7)(动)管辖:这个县~着十几个公社。
(8)(动)管教:~孩子。
(9)(动)担任(工作):我~宣传;你~文体。
(10)(动)过问:~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
(11)(动)保证;负责供给:~保|不好~换|~吃~住。
(12)〈口〉(介)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他叫小胖子。
(13)(连)〈方〉不管;无论:这几十万棵果树是社里的财产;~什么也不能让它受到损失。
读音:bù
[bù]
(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
(2)姓。
(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
(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
(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