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笺
【拼音】:jīn huā jiān
【注音】:ㄐ一ㄣㄏㄨㄚㄐ一ㄢ
【结构】:金(上下结构)花(上下结构)笺(上下结构)
【繁体】:金花牋
词语解释洒有泥金的笺纸。金花笺[jīnhuājiān]⒈洒有泥金的笺纸。
引证解释⒈洒有泥金的笺纸。引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上(唐玄宗)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牋,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亦省称“金花”。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张南华宫詹云:‘遥识催粧日,金花艷擘笺。’”
网络解释金花笺古代名纸。即“描金笺”。一种描绘有金花的书笺。乐史《杨太真外传上》:“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遽命龟年(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
综合释义洒有泥金的笺纸。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上(唐玄宗)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牋,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亦省称“金花”。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张南华宫詹云:‘遥识催粧日,金花艷擘笺。’”
汉语大词典洒有泥金的笺纸。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上(唐玄宗)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亦省称“金花”。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张南华宫詹云:‘遥识催妆日,金花艳擘笺。’”
其他释义1.洒有泥金的笺纸。
1.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拥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读音:jiān
[jiān]
(1)(名)注解:~注。
(2)(名)写信或题词用的纸:信~|便~。
(3)(名)信札。
(4)注释:~注。
(5)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信~。
(6)书信:~札。~牍。华~。
(7)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奏~(多呈皇后、太子、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