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之珠
【拼音】:líng shé zhī zhū
【注音】:ㄌ一ㄥˊㄕㄜˊㄓㄓㄨ
【词性】:成语。
【简体】:灵蛇之珠
【繁体】:靈蛇之珠
词语解释指世上罕有的珍宝。⒈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综合释义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三国·魏·曹植《与汤德祖书》
网友释义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国语辞典古代传说中的珍贵明珠。比喻超凡的才智。参见「隋侯之珠」条。灵蛇之珠[língshézhīzhū]⒈古代传说中的珍贵明珠。比喻超凡的才智。参见「隋侯之珠」条。引《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唐·白居易〈赋赋〉:「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成语解释灵蛇之珠
辞典修订版古代传说中的珍贵明珠。比喻超凡的才智。参见「隋侯之珠」条。《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唐.白居易〈赋赋〉:「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古代传说中的珍贵明珠。比喻超凡的才智。见隋侯之珠条。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唐˙白居易˙赋赋: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出处《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其他释义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反义词 隋侯之珠
1.九州俊彦,外邦华裔,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少长咸集于丘成桐麾下,为了中华数学的振兴,为了祖国数学的强盛,共同努力。
2.九州俊彦,外邦华裔,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少长咸集于丘成桐麾下,为中华数学的振兴共同努力。
3.去年二月,某建材行业报纸还专门刊发了《灵蛇之珠——东北水泥行业“锁窑”保价采访实录》,其他地区的水泥厂也专程前往东北取经。
4.真是“家家怀荆山之玉,人人握灵蛇之珠”,群星灿烂,英杰辈出。
5.我觉得它只是一个写作派别,没有掌握灵蛇之珠的宏才大略,就是跟汉语夜夜笙歌,与中文纵欲无度的游戏表演。
6.东营广饶市的王玉民老人一家聚在一起剪窗花,金蛇纳福、龙蛇飞舞、灵蛇之珠等窗花活灵活现,剪出了春天的祝福。
7.从新春祝词的角度,如“龙蛇飞舞”、“笔走龙蛇”、“灵蛇之珠”等寓意美好的成语也可一用。
8.南社可谓是“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风靡云蒸,阵容整齐,如今,南社后裔精英遍布海内外。
9.中国有句古话叫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
10.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
读音:líng
[líng]
(1)(形)灵活;灵巧:~敏|~机|~便|心~手巧|耳朵很~|机件失~|资金周转不~。
(2)(名)精神;灵魂:心~|英~。
(3)(名)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怪。
(4)(形)灵验:~药|这个法子很~。
(5)(名)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移~|停~|~位|~前摆满了花圈。
读音:shé,yí
[shé]
[ shé ]1.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 yí ]1. 〔委(wěi )蛇〕见“委2”。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zhū
[zhū]
(1)(名)珠子:~宝|~翠|~帘。
(2)(名)(~儿)小的球形的东西: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