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哩嘎啦
【拼音】:jī lǐ gā lā
【注音】:ㄐ一˙ㄌ一ㄍㄚㄌㄚ
【繁体】:嘰哩嘎啦
词语解释形容杂乱的说笑声。叽哩嘎啦[jīlǐgālā]⒈形容杂乱的说笑声。
引证解释⒈形容杂乱的说笑声。引《人民文学》1981年第10期:“‘戏台子’摆在庭院间那个低矮的圆形石桌上,人们将它团团围了,细观细看,啧儿啧儿地叹呀,赞呀,叽哩嘎啦地说呀,笑呀。”
网络解释叽哩嘎啦叽哩嘎啦,读音是jīlǐgālā,汉语词语,形容杂乱的说笑声。
综合释义形容杂乱的说笑声。《人民文学》1981年第10期:“‘戏台子’摆在庭院间那个低矮的圆形石桌上,人们将它团团围了,细观细看,啧儿啧儿地叹呀,赞呀,叽哩嘎啦地说呀,笑呀。”叽哩嘎啦[jīlǐgālā]形容杂乱的说笑声。
汉语大词典形容杂乱的说笑声。《人民文学》1981年第10期:“‘戏台子’摆在庭院间那个低矮的圆形石桌上,人们将它团团围了,细观细看,啧儿啧儿地叹呀,赞呀,叽哩嘎啦地说呀,笑呀。”
其他释义1.形容杂乱的说笑声。
读音:jī
[jī]
(拟)形容鸟类等的叫声。
读音:li,lǐ,lī
[lǐ]
[ li ]1. 助词,义同“呢”。
2. 助词,义同“啦”。
[ lǐ ]1. 英语mile的译名,一哩(
[ lī ] )。英美制长度单位,一哩等于5280英尺,合1609米(中国大陆地区已停用此字,写作“英里”)。1. 〔哩哩啦啦〕零零散散或断断续续的样子。
读音:gā,gá,gǎ
[gā]
[ gā ]1. 〔嘎嘎〕象声词,形容鸭子,大雁等的叫声。
2. 象声词,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汽车嘎的一声刹住了。
[ gá ]1. 同“尜”。
[ gǎ ]1. 乖僻,脾气不好。
2. 调(tiáo )皮。
读音:lā,la
[lā]
[ la ]1. 助词,作用大致和“了”相同:你真的来啦?他早走啦。大楼终于建成啦!
[ lá ]1. 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