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责
【拼音】:guǐ zé
【注音】:ㄍㄨㄟˇㄗㄜˊ
【结构】:诡(左右结构)责(上下结构)
【繁体】:詭責
词语解释1.责备﹔责问。诡责[guǐzé]⒈责备;责问。
基础解释责备﹔责问。
引证解释⒈责备;责问。引《汉书·朱博传》:“县有剧贼及它非常,博輒移书以诡责之。”宋秦观《进策·盗贼中》:“有择县之豪杰,用以为吏,一旦窃发,则移书诡责取办其人者,朱博之治渤海也。”
网络解释诡责诡责,是汉语词汇,拼音是guǐzé,是指责备;责问。
综合释义责备;责问。《汉书·朱博传》:“县有剧贼及它非常,博輒移书以诡责之。”宋秦观《进策·盗贼中》:“有择县之豪杰,用以为吏,一旦窃发,则移书诡责取办其人者,朱博之治渤海也。”
读音:guǐ
[guǐ]
(1)(形)欺诈;奸滑:~诈|~计。
(2)(形)〈书〉奇异:~形|~观|~异。
读音:zé,zhài
[zé]
[ zé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
2. 要求:责求。责令。责成。
3. 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
4. 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
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
[ zhài ]1. 古同“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