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藩镇割据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

【拼音】:fān zhèn gē jù

【注音】:ㄈㄢㄓㄣˋㄍㄜㄐㄨˋ

【繁体】:藩鎮割據

解释

词语解释唐中叶在边境和重要地方设置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事大权。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势力逐渐扩大。有的节度使在其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不服从唐朝政令,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历史上称这种局面为藩镇割据。唐后期中央与藩镇不断战争,藩镇间也连年攻战,割据局面延续到五代十国,人民惨遭战乱灾难,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藩镇割据(藩鎮割據)[fānzhèngējù]⒈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网络解释藩镇割据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某些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朔,而河朔割据又集中在三镇。

网友释义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根据历史学家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40到50个藩镇绝大部分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也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实际上,从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到唐懿宗在位期间黄巢起义爆发的乾符年间,大约110多年时间里,藩镇的形势是比较稳定的,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唐末黄巢之乱,才开始出现大量藩镇割据。

其他释义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藩镇割据造句更多 >>

1.铁马金戈,藩镇割据;乱世之秋,谁谓英雄?血战,杀戮,朝野,纷争,演绎一段征伐天下的霸业雄浑,哀怨情仇。

2.那个时期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礼废乐崩,伦常败坏。

3.唐朝的前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耀眼的明星,但是唐王朝的季世,由于藩镇割据、昏君无道、宦官当权,弄至民不聊生、烽烟四起。

4.唐代中叶,藩镇割据的现象十分严重。

5.,以宋人的观点,乃安史之乱以后出现的藩镇割据自雄;但从幕府制度的意义上,它是渊源有自,并非唐代的新发明。

6.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7.玄宗李隆基老来昏庸无道、贪恋美色、误用权奸李辅国,导致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边疆危急。

8.日本当时正处于藩镇割据的局面,美国将军佩里在10年前与日本幕府签订了通商条约,英国等国也竞相效仿。

9.它上承安史之乱,下启朋党之争,中历藩镇割据,因而成为唐王朝重要的转折点。

10.西元6世纪,是魏晋南北朝的末期,此时曾经强盛一百余年的北魏王朝逐步走向了没落,盗贼蜂起,藩镇割据,恶霸横行,官吏腐败,朝廷无能。

字义分解

读音:fān

[fān]

(1)(名)篱笆:~篱。

(2)(名)屏障。

(3)(名)封建王朝的属国或属地:~邦。

读音:zhèn

[zhèn]

(1)(动)压;抑制:~纸|~痛。

(2)(动)安定。

(3)(动)用武力维持安定:~守|坐~。

(4)(名)镇守的地方。

(5)(名)行政区划单位;一般由县一级领导。

(6)(名)较大的市集。

(7)(动)把食物、饮料等同冰块放在一起或放在冷水里使凉:冰~汽水。

(8)(Zhèn)姓。

(9)〈书〉

(10)(副)时常:十年~相随。

(11)(形)表示整个的一段时间:~日(整天)。

读音:gē

[gē]

(动)截断:~麦子。

读音:jù,jū

[jù]

[ jù ]

1. 凭依、倚仗:据点。据险固守。

2. 占有:窃据。盘据。据为己有。

3.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

4. 按照: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

[ jū ]

1. 〔拮据〕见“拮”。

藩镇割据相关成语

藩镇割据相关词语

上一个:藩库

下一个:藩王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