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耳
【拼音】:fēi ěr
【注音】:ㄈㄟㄦˇ
【结构】:飞(独体结构)耳(独体结构)
【简体】:飞耳
【繁体】:飛耳
词语解释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飞耳[fēiěr]⒈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
引证解释⒈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引《管子·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曰动姦。姦动则变更矣。”《梁书·武帝纪下》:“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
网络解释飞耳飞耳是汉语词汇,出自《管子·九守》,解释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
综合释义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管子·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曰动姦。姦动则变更矣。”《梁书·武帝纪下》:“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比喻能听到很远的声音,采纳各种言论。南朝梁.武帝〈求言诏〉:「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阙飞耳之听。」
汉语大词典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管子·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曰动奸。奸动则变更矣。”《梁书·武帝纪下》:“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阙飞耳之听。”
国语辞典比喻能听到很远的声音,采纳各种言论。飞耳[fēiěr]⒈比喻能听到很远的声音,采纳各种言论。引南朝梁·武帝〈求言诏〉:「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阙飞耳之听。」
辞典修订版比喻能听到很远的声音,采纳各种言论。南朝梁.武帝〈求言诏〉:「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阙飞耳之听。」
其他释义1.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
1.坍塌的地洞边缘,无尘神色错愕的看着金庭飞,耳边余音缭绕让无尘极为困惑。
2.“我出生之初尚无为,我出生之后蛮已衰……天不仁兮将乱离,地不仁兮使我乌山殇……”“若天有眼兮何不见我永世沉沦黑?若神有灵兮何事分我天南海北离?”“我不负天兮天何让我不见夜之黑?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血肉忆纷飞!”。耳根
3.程洞天长目飞耳,已然听闻,笑道:“常言道:‘上阵不离父子兵!’你们父女还是一起上罢,说不定还有几分胜算!”。
4.程洞天长目飞耳,已然听闻,笑道:“常言道:‘上阵不离父子兵!’你们父女还是一起上罢,说不定还有几分胜算!”。(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38838/飞耳造句)
5.“我出生之初尚无为,我出生之后蛮已衰……天不仁兮将乱离,地不仁兮使我乌山殇……”“若天有眼兮何不见我永世沉沦黑?若神有灵兮何事分我天南海北离?”“我不负天兮天何让我不见夜之黑?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血肉忆纷飞!”。耳根(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138838/)
读音:fēi
[fēi]
(1)鸟飞。
(2)(形)物体在空中飘荡或行驶:雪花纷~。
(3)(形)快;像飞一样:~驶。
(4)(动)挥发:酒~味了。
(5)(形)意外的:流言~语。
读音:ěr
[ěr]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