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骨
【拼音】:guī gǔ
【注音】:ㄍㄨㄟㄍㄨˇ
【结构】:归(左右结构)骨(上下结构)
【简体】:归骨
【繁体】:歸骨
词语解释犹归葬。归骨[guīgǔ]⒈犹归葬。
引证解释⒈犹归葬。引《左传·成公三年》:“以君之灵,纍臣得归骨於晋。”汉班倢伃《自悼赋》:“愿归骨於山足兮,依松柏之餘休。”宋王禹偁《求致仕第四表》:“尸禄之愆,累烦圣听,实谋归骨,詎敢要君。”清黄景仁《太白墓》诗:“即论身后归骨地,儼与诗境同分驰。”
网络解释归骨归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īgǔ,是指归葬。
综合释义死后归葬。如:「死后能归骨于故乡是他最大的希望。」《左传.成公三年》:「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
汉语大词典犹归葬。《左传·成公三年》:“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汉班倢伃《自悼赋》:“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馀休。”宋王禹偁《求致仕第四表》:“尸禄之愆,累烦圣听,实谋归骨,讵敢要君。”清黄景仁《太白墓》诗:“即论身后归骨地,俨与诗境同分驰。”
国语辞典死后归葬,如:「死后能归骨于故乡是他最大的希望。」归骨[guīgǔ]⒈死后归葬。引《左传·成公三年》:「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例如:「死后能归骨于故乡是他最大的希望。」
辞典修订版死后归葬,如:「死后能归骨于故乡是他最大的希望。」《左传.成公三年》:「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
其他释义1.犹归葬。
1.如中国有重见天日之时,则烈士英灵自当随怒潮东返;不然,则大陆沉沉,猿鹤虫沙,生者且不知所托,归骨又奚为乎?
读音:guī
[guī]
1. 返回,回到本处: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归还。物归原主。
3. 趋向,去往:归附。众望所归。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归并。归功。归咎。
5. 由,属于:这事归我办。归属。
6. 结局:归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归。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归,宣其室家”。
9. 自首。
读音:gǔ,gū
[gǔ]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