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
【拼音】:jīng jì zuò wù
【注音】:ㄐ一ㄥㄐ一ˋㄗㄨㄛˋㄨˋ
【简体】:经济作物
【繁体】:經濟作物
词语解释主要用作工业原料的一类作物。按用途可分为:纤维作物(如棉花、大麻、剑麻)、油料作物(如大豆、油菜、向日葵)、糖料作物(如甘蔗、甜菜)、香料作物(如玫瑰、薄荷、熏衣草)、饮料作物(如茶、可可)、药用作物(如甘草、党参)等。经济作物[jīngjìzuòwù]⒈主要用作工业原料的一类作物。按用途可分为:纤维作物(如棉花、大麻、剑麻)、油料作物(如大豆、油菜、向日葵)、糖料作物(如甘蔗、甜菜)、香料作物(如玫瑰、薄荷、熏衣草)、饮料作物(如茶、可可)、药用作物(如甘草、党参)等。
基础解释一般指为工业,特别是指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
网络解释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亦称“工业原料作物”、“技术作物”。一般指为工业,特别是指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我国纳入人工栽培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作物(如棉、麻等)、油料作物(如芝麻、花生等)、糖料作物(如甘蔗、甜菜等)、三料(饮料、香料、调料)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等。
国语辞典主要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农作物。如纤维作物、油料作物及糖料作物等。经济作物[jīngjìzuòwù]⒈主要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农作物。如纤维作物、油料作物及糖料作物等。
辞典修订版主要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农作物。如纤维作物、油料作物及糖料作物等。也称为「技术作物」。
英语industrial cropeconomical cropcash cropcommercial crop
法语cultures industrielles
其他释义供给工业原料的农作物,如棉花、烟草、甘蔗等。也叫技术作物。
近义词 植树造林
1.琅南塔省山区部落的农民由于失去了这一传统的经济作物而忍饥挨饿好些年,如今笑容重新绽放在他们脸上。
2.经济作物有木耳、板栗、生漆、蜂蜜、核桃等。
3.河北省南部平原地处黄河故道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荒地,可作为发展林、果及其他经济作物的基本地域。
4.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纹党,花椒、贝母、蜂蜜、天麻。
5.以及经济作物如树薯、橡胶树,油桐、蓖麻油等。
6.很多肉里都有添加,可是却没有标识。另一种形式的把味精喷撒在成长中的经济作物上,比方说。
7.低温霜冻天气将会对云南的花卉、蔬菜及热带经济作物造成寒害,当地需做好应对措施。
8.这个阳光丰富的地区可以很好地把重点放在生产葡萄、西红柿、瓜类和草莓等经济作物上,并增加与欧洲的贸易,她说。
9.大舅想,他在半拉山育几年树苗,等人们把树栽得差不多了,这片地就不能再育树苗了,应该琢磨换茬搞点别的经济作物。
10.当地多位农民告诉记者,由于水库渗水,泛出来的都是白碱,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全队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减产一半以上。
读音:jīng,jìng
[jīng]
[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读音:jì,jǐ
[jì]
[ jì ]1. 渡,过河:同舟共济。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 补益:无济于事。
[ jǐ ]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2. (濟)
读音:zuò,zuō
[zuò]
[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 zuō ]作坊:小器~。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