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之府
【拼音】:dōng shān zhī fǔ
【注音】:ㄉㄨㄥㄕㄢㄓㄈㄨˇ
【繁体】:東山之府
词语解释指汉吴王刘濞的府库。《汉书.枚乘传》:'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絶于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东山,吴王之府藏也。'后以指帝王的宝库。东山之府[dōngshānzhīfǔ]⒈指汉吴王刘濞的府库。《汉书·枚乘传》:“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絶于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东山,吴王之府藏也。”后以指帝王的宝库。
基础解释指汉吴王刘濞的府库。
引证解释⒈指汉吴王刘濞的府库。后以指帝王的宝库。引《汉书·枚乘传》:“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絶於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东山,吴王之府藏也。”
网络解释东山之府东山之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ōnɡshānzhīfǔ,是指汉吴王刘濞的府库。
综合释义指汉吴王刘濞的府库。《汉书·枚乘传》:“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絶於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东山,吴王之府藏也。”后以指帝王的宝库。指汉吴王刘濞的府库。《汉书.枚乘传》/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絶于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东山,吴王之府藏也。/后以指帝王的宝库。
汉语大词典指汉吴王刘濞的府库。《汉书·枚乘传》:“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东山,吴王之府藏也。”后以指帝王的宝库。
其他释义1.指汉吴王刘濞的府库。《汉书.枚乘传》:'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絶于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东山,吴王之府藏也。'后以指帝王的宝库。
读音:dōng
[dōng]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fǔ
[fǔ]
(1)(名)旧时称官吏办理公事的地方;现在称国家政权机关:官~|政~。
(2)(名)旧时官府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库。
(3)(名)旧时称大官、贵族的住宅;现在也称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王~|元首~|总统~。
(4)敬辞;尊称对方的家:贵~。
(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开封~|济南~。
(6)(Fǔ)姓。〈古〉又同“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