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墨败度
【拼音】:tān mò bài dù
【注音】:ㄊㄢㄇㄛˋㄅㄞˋㄉㄨˋ
【词性】:成语。
【简体】:贪墨败度
【繁体】:貪墨敗度
词语解释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⒈贪图财利,败坏法度。成语解释贪墨败度
网友释义贪墨败度tānmòbàidù贪图财利,败坏法度。《宋史·田敏等传论》:“田敏屡有战功,而贪墨败度,幸容于时。”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辞典修订版贪图财利,败坏法度。《宋史.卷三二六.田敏传.论曰》:「田敏屡有战功,而贪墨败度,幸容于时。」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贪图财利,败坏法度。宋史˙卷三二六˙田敏传˙论曰:田敏屡有战功,而贪墨败度,幸容于时。
出处《宋史·田敏等传论》
其他释义贪图财利,败坏法度。
1.我党的宗旨是执政为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天职是为人民服务,所以辛苦是义务,贡献是本分,造福人类是我们入党时的选择,贪墨败度则完全违背初衷。
2.“贪墨败度”因此成为一个成语,形容官员贪图财利,败坏法度。(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贪墨败度造句)
读音:tān
[tān]
(1)(动)爱财;后多指贪污
(2)(动)对某种事物欲望老不满足;求多:~多|~心。
(3)(动)片面追求;贪图:~脏|~天之功。
读音:mò
[mò]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
读音:bài
[bài]
(1)(动)输;失利:失~|~局。
(2)(动)打败;使失败:击~|大~敌军。
(3)(动)失败;不成功:~诉|~笔。
(4)(动)毁坏;搞坏:~坏|伤风~俗。
(5)(动)解除;消除:~毒|~火。
(6)(动)破旧;腐烂;凋谢:腐~|开不~的花朵。
读音:dù,duó
[dù]
[ dù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气度。
9. 考虑,打算: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 duó ]1. 计算,推测: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