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文
【拼音】:duàn wén
【注音】:ㄉㄨㄢˋㄨㄣˊ
【结构】:断(左右结构)文(独体结构)
【繁体】:斷文
词语解释1.见'断纹'。
基础解释见/'断纹/',亦作/'断文/'。裂纹。多指古琴的裂纹。
引证解释⒈见“断纹”。
网络解释断文《断文》是林柒晓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
汉语大词典见“断纹”。《汉语大词典》:断纹(断纹) 拼音:duànwén亦作“断文”。裂纹。多指古琴的裂纹。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琴辨》:“凡漆器无断纹,而琴独有之者,盖他器用布漆,琴则不用,他器安閒,而琴日夜为弦所激。”宋周密《志雅堂杂钞·诸玩》:“仲山有宣和内府一琴,绝佳……其制作断文,皆非常琴可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琴呵……今夜这一场大功,都在你这神品、金徽、玉轸、蛇腹、断纹、峄阳、焦尾、冰弦之上。”《红楼梦》第八九回:“你看这断纹,不是牛旄似的么?所以音韵也还清越。”清王韬《淞隐漫录·鹤媒》:“最后抵一轩,几置一琴,断纹斑驳,色泽殊古。”
1.中华文化四千年,源远流长人夸赞。朝代更替不间断,文化多样难言传。诗词歌赋样样有,书法绘画件件精。小说戏曲流传广,经典杂文笔力锋。世界母语日,爱我中华,说好中国话!
2.但是临床医生不应臆断文化幕下的同质性,要根据你所在的环境来特殊对待。
3.城贼围困已久,计不久亦可攻克,惟严断文报是第一要义,弟当以身先之,家中四宅平安,余身体不适,初二日住白玉堂,夜不成寐。
4.这招娣到男方家后,也上过几年学,算是断文识字有文化的人,她天生也聪明活泼大方,性格外向,与村里的小伙子也说说笑笑的。
5.仲行少年时便沿承家学,能谋善断,文武双全。
6.洋文凭真假易辨含金量难断,文凭。
7.该方法将待检测的文本作为m阶马尔可夫信源,将文本中的单词作为信源符号,计算该信源剩余度,通过剩余度与文本大小的关系判断文本中是否含有隐藏信息。
8.培训经常不断,文体旅游丰富多彩,员工素质日渐提高。
9.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文子
10.基于这种判断,文学艺术及一切构成美的东西,皆因与法的哲学本源的背离、与社会政治的对立而被否定。
读音:duàn
[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