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辞
【拼音】:lǐ cí
【结构】:礼(左右结构)辞(左右结构)
【繁体】:禮辭
【拼音】:lǐ cí
词语解释按照礼节辞谢;辞谢。礼辞[lǐcí]⒈按照礼节辞谢;辞谢。
引证解释⒈按照礼节辞谢;辞谢。引《仪礼·士冠礼》:“主人戒宾,宾礼辞许。”郑玄注:“今将冠子,故就告僚友使来。礼辞,一辞而许。”《仪礼·燕礼》:“射人命宾,宾少进,礼辞。”郑玄注:“礼辞,辞不敏也。”唐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某礼辞曰:‘公天子之宰,礼不可如是。’”
网络解释礼辞礼辞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ǐcí,意思是指依照礼节辞谢。词汇引用于《仪礼·士冠礼》、《仪礼·燕礼》、《送幽州李端公序》等。
网友释义礼辞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ǐcí,意思是指依照礼节辞谢。词汇引用于《仪礼·士冠礼》、《仪礼·燕礼》、《送幽州李端公序》等。
汉语大词典按照礼节辞谢;辞谢。《仪礼·士冠礼》:“主人戒宾,宾礼辞许。”郑玄注:“今将冠子,故就告僚友使来。礼辞,一辞而许。”《仪礼·燕礼》:“射人命宾,宾少进,礼辞。”郑玄注:“礼辞,辞不敏也。”唐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某礼辞曰:‘公天子之宰,礼不可如是。’”
其他释义1.按照礼节辞谢;辞谢。
1.周围雄健的护天骑士铠甲鲜明、刀枪铮亮,胯下战马打着响鼻喷着白雾,马上的军校神情肃然,齐齐抱礼辞过大帅,团团护住马车向塞口奔驰。
读音:lǐ
[lǐ]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读音:cí
[cí]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