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害义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害义

害义

【拼音】::hài yì

【注音】:ㄏㄞˋ一ˋ

【结构】:害(上中下结构)义(独体结构)

【繁体】:害義

解释

词语解释损害正道﹑正理。害义[hàiyì]⒈损害正道、正理。

引证解释⒈损害正道、正理。引《孔子家语·好生》:“小辩害义,小言破道。”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班固才识不逮司马迁远甚,於《高祖纪》见之《史记》第云:高祖姓刘氏,母媪。盖司马汉臣,不敢斥其君名。班固为《汉书》,尽用司马迁旧文,却云:高祖讳邦,字季。意谓补其遗缺,不知害义。”明刘基《春秋明经·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天王嫁女於齐,而使鲁为之主,害义甚矣。”

网络解释害义害义,汉语词汇。

释义损害正道、正理。

网友释义害义,汉语词语,拼音是hàiyì,意思是损害正道、正理。出自《孔子家语·好生》。

汉语大词典损害正道、正理。《孔子家语·好生》:“小辩害义,小言破道。”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班固才识不逮司马迁远甚,于《高祖纪》见之《史记》第云:高祖姓刘氏,母媪。盖司马汉臣,不敢斥其君名。班固为《汉书》,尽用司马迁旧文,却云:高祖讳邦,字季。意谓补其遗缺,不知害义。”明刘基《春秋明经·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天王嫁女于齐,而使鲁为之主,害义甚矣。”

其他释义1.损害正道﹑正理。

害义造句更多 >>

1.尔为私情气杀老父、谋害义兄,是为丧德败行之辈;率夷狄之徒两次越过长城,高举的屠刀之下,千里为墟、苍生涂炭,是为奴颜婢膝、狼心狗行之徒。

2.目前,这种“富贵病”正慢慢危害义乌交通安全。

3.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辨害治,苟心伤德。

4.“与其求生害义,宁抛头颅以殉节。

5.若为官无德,便失为民之心,居下为贪官;居高位便会嫉贤妒能,以利害义,国危民忧,此为奸臣。

6.在王安石看来,汉唐以来的经传之家显然是以辞害意,以注害义的。

7.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8.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害义造句)

字义分解

读音:hài

[:hài]

1.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2.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3.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4.  发生疾病:害眼。

5.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6.  杀死:杀害。遇害。

7.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害义相关成语

害义相关词语

关于害义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害渐

下一个:害性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