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佛
【拼音】:de fó
词语解释⒈ 成佛。得佛[defó]⒈成佛。
基础解释成佛。
引证解释⒈ 成佛。引:《法苑珠林》卷九七:“布施不休,自致得佛。”⒈成佛。引《法苑珠林》卷九七:“布施不休,自致得佛。”
汉语大词典成佛。《法苑珠林》卷九七:“布施不休,自致得佛。”
其他释义1.成佛。
1.由于玄奘精通梵文,深得佛经奥旨,广博各宗各派,因而译笔精湛,准确深刻,通顺流畅,言辞明达。
2.“破地狱”为佛教的目莲救母故事,目莲以法力打破地狱,后得佛祖协助,超度母亲的亡魂,孝心受后世歌颂。
3.也愿见闻者皆得佛力加持,断恶修善,命终自在往生极乐世界。
4.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5.在高考中学生曾获得佛山市美术单科状元和佛山市生物单科第二名。
6.方丈倒是多虑了,小子只是见得佛像破陋,才令人带些黄金好给佛像镀上金身罢了。
7.七尊古佛连同他师尊再内见得此景也是目不忍视,顿施法力将一切血污残尸化去,眼前众人见得佛光降下马上俯身相拜。
8.本来地藏的感召就让他觉得佛祖的存在或许真如佛经所说,在百千亿洹河沙世界受地藏感知。
9.舍得,道讲的是舍,得;佛讲的是不舍,不得。你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吗?不,不是多了个不字的区别,是多了两个不字……唐七公子
10.若如是修习如是三十二相业因缘时,则得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读音:dé,děi,de
[de]
[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 děi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 de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读音:fó,fú
[fó]
[ fó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 fú ]1. 〔仿佛〕见“仿”。
2. 古同“拂”,违背,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