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调
【拼音】:mǎ diào
【注音】:ㄇㄚˇㄉ一ㄠˋ
【结构】:马(独体结构)调(左右结构)
【简体】:马调
【繁体】:馬調
词语解释1.即马吊。2.指清代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俞秀山)调和马(马如飞)调最为流行。马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马调[mǎdiào]⒈即马吊。⒉指清代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俞秀山)调和马(马如飞)调最为流行。马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
基础解释即马吊。指清代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俞秀山)调和马(马如飞)调最为流行。马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
引证解释⒈即马吊。参见“马吊”。引清蒲松龄《日用俗字·赌博》:“后来又兴打马调,官宦塌胯满堂朝。”⒉指清代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俞秀山)调和马(马如飞)调最为流行。马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他们从小学唱那小调,本来就是七字句的有韵之文;并且那小调之中,有一种马如飞撰的叫做‘马调’,词句之中,很有些雅驯的。”清葛元煦《沪游杂记·青楼二十六则》:“‘马调’惟唱书用此,同治初马如飞所创调,无餘韵,仿佛説白。”
网络解释马调马调是评弹艺术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流派。
综合释义即马吊。清蒲松龄《日用俗字·赌博》:“后来又兴打马调,官宦塌胯满堂朝。”参见“马吊”。指清代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俞秀山)调和马(马如飞)调最为流行。马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他们从小学唱那小调,本来就是七字句的有韵之文;并且那小调之中,有一种马如飞撰的叫做‘马调’,词句之中,很有些雅驯的。”清葛元煦《沪游杂记·青楼二十六则》:“‘马调’惟唱书用此,同治初马如飞所创调,无餘韵,仿佛説白。”一种苏州弹词唱腔流派。为清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其腔调质朴、爽利,韵味深长,可大段叙事,一气呵成,而叠句式的唱腔亦为其特色之一。对后来弹词唱腔的发展影响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即从其衍变而成。
汉语大词典(1).即马吊。清蒲松龄《日用俗字·赌博》:“后来又兴打马调,官宦塌胯满堂朝。”参见“马吊”。(2).指清代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俞秀山)调和马(马如飞)调最为流行。马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他们从小学唱那小调,本来就是七字句的有韵之文;并且那小调之中,有一种马如飞撰的叫做‘马调’,词句之中,很有些雅驯的。”清葛元煦《沪游杂记·青楼二十六则》:“‘马调’惟唱书用此,同治初马如飞所创调,无馀韵,仿佛说白。”
国语辞典一种苏州弹词唱腔流派。为清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其腔调质朴、爽利,韵味深长,可大段叙事,一气呵成,而叠句式的唱腔亦为其特色之一。对后来弹词唱腔的发展影响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即从其衍变而成。马调[mǎdiào]⒈一种苏州弹词唱腔流派。为清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其腔调质朴、爽利,韵味深长,可大段叙事,一气呵成,而叠句式的唱腔亦为其特色之一。对后来弹词唱腔的发展影响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即从其衍变而成。
1.为吸引投资者,巴拿马调整了税法和劳动法。
2.完美乱马请叫我早乙女乱马调教火影龙之谷——女王的旅程。
3.目下屈将军到此,再整兵马,调各路总兵与他大战,除剿了他,余者不足介意。
4.绿营各路人马沿济南路、徐州路聚集,警方紧急架设拒马,调派3000警力沿台北宾馆外中山南路、林森南路一带严阵以待。
5.只能说,奥巴马调和鼎鼐能力欠佳、保守派议员杯葛过激,民主制度运作的局限多症并发,这是美国国势雪上加霜,非常不幸。
6.绿营各路人马沿济南路、徐州路聚集,警方紧急架设拒马,调派3000警力沿台北宾馆外中山南路、林森南路一带严阵以待。【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马调造句】
7.目下屈将军到此,再整兵马,调各路总兵与他大战,除剿了他,余者不足介意。【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8.绿营各路人马沿济南路、徐州路聚集,警方紧急架设拒马,调派3000警力沿台北宾馆外中山南路、林森南路一带严阵以待。【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tiáo,diào
[diào]
[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