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
【拼音】:mǎ wén
【注音】:ㄇㄚˇㄨㄣˊ
【结构】:马(独体结构)文(独体结构)
【繁体】:馬文
词语解释1.指马的毛色。2.指晋文帝司马昭。马文[mǎwén]⒈指马的毛色。⒉指晋文帝司马昭。
基础解释指马的毛色。指晋文帝司马昭。
引证解释⒈指马的毛色。引《诗·鲁颂·駉》“有驒有骆”汉郑玄笺:“驒,《説文》云:马文如鼉鱼也。”⒉指晋文帝司马昭。引唐刘知几《史通·因习上》:“若乃韦耿谋讨曹武,钦诞问罪马文,而魏晋史臣书之曰贼,此乃迫於当世,难以直言。”
网络解释马文(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角色)马文是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角色。来自天狼星机器人公司(SiriusCyberneticsCorporation)生产的拥有GPP(真实人类性格,GenuinePeoplePersonalities)的机器人,具有人类情绪,患有严重忧郁症。
综合释义指马的毛色。《诗·鲁颂·駉》“有驒有骆”汉郑玄笺:“驒,《説文》云:马文如鼉鱼也。”指晋文帝司马昭。唐刘知几《史通·因习上》:“若乃韦耿谋讨曹武,钦诞问罪马文,而魏晋史臣书之曰贼,此乃迫於当世,难以直言。”
法语Marvin
汉语大词典(1).指马的毛色。《诗·鲁颂·駉》“有驒有骆”汉郑玄笺:“驒,《说文》云:马文如鼍鱼也。”(2).指晋文帝司马昭。唐刘知几《史通·因习上》:“若乃韦耿谋讨曹武,钦诞问罪马文,而魏晋史臣书之曰贼,此乃迫于当世,难以直言。”
1.达布森高勒嘎查通过“四权四制”建设了万亩草库伦;胡日东高勒发展了马文化;德斯格图嘎查成立了牧民建筑协会;昆德拉嘎查建立了高标准活动阵地……。
2.匈奴人虽然猖獗一时,但其势必不长久;倒是日尔曼人非常迅速地吸收罗马文化的养分,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加上他们本身坚韧强悍的素质,着实是帝国的心腹大患。
3.由于恰逢端午佳节,巍峨庄严的太庙前人潮汹涌,参会观展的人们热情高涨,大快朵颐了一场白马文化和草原艺术的饕餮盛宴。
4.债权人撤销权最早起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文献中又被称为“保罗士诉权”或“废罢诉权”。
5.书法家马文鸾楷书纯熟清秀、如出天然,行草骨肉亭匀、柔劲相宜,被国内书界誉为“南有周昭,北有马文鸾”。
6.书法家马文鸾楷宗欧柳,行草取“二王”之妙,其楷书纯熟清秀,如出天然,行草骨肉亭匀,柔劲相宜,被国内书界大师誉为“南有周昭,北有马文鸾”。
7.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耿马文化发展工作也到了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替代“传统工作模式”这一课题的时候。
8.孟星河鸟都不鸟马文才,完全把他当空气看待。
9.为马文林和他的妻子曹平芬祷告。
10.“旱情对粮食生产的总影响还不明显”,马文峰说,“早籼稻种植面积已经扩大了,所以产量是否会下降还是取决于将来能否及时降雨。”。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