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
【拼音】:xiū wǔ
【注音】:ㄒ一ㄡㄨˇ
【结构】:修(左右结构)武(半包围结构)
【简体】:修武
【繁体】:修武
词语解释整治武备。修武[xiūwǔ]⒈整治武备。
基础解释整治武备。修武德也。
引证解释⒈整治武备。引《庄子·天道》“三军五兵之运”唐成玄英疏:“夫圣明之世,则偃武修文;逮德下衰,则偃文修武。”
综合释义整治武备。《庄子·天道》“三军五兵之运”唐成玄英疏:“夫圣明之世,则偃武修文;逮德下衰,则偃文修武。”修武[修武德也。#####《庄子·天道》:「三军五兵之运。」疏:「失圣明之世,则偃武修文,逮德下衰,则偃文修武。」@@@@@县名。(@@@@@)旧县名。本宁邑,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汉置县,及今河南省获嘉县治。北齐移治今修武县,隋又还治获嘉县。《韩诗外传·卷三》:「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韩非子·初见秦》:「秦昭王去邯郸,西攻修武。」;《汉书·地理志上》:「河内郡。县十八,修武。」;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怀庆府》:「修武县,在府东一百二十里,商为宁邑,周为修武,秦因之,汉高祖封功臣魏遫,为宁侯,寻置修武县,属河内郡。」(@@@@@)今县名。属河南省,在获嘉县西。本汉山阳县,北齐移置修武县于此。明、清皆属怀庆府。地当卫河北岸,道清铁路经之。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怀庆府·修武县》:「山阳城,县西北六十里,战国时魏邑,汉置县属河内郡。晋山阳县,仍属河内郡,后魏属汲郡,孝昌中置山阳郡,寻罢,北齐废山阳,入修武县。」;《清史稿·地理志》:「河南,怀庆府,县八修武。」]修武德也。《庄子·天道》:「三军五兵之运。」疏:「失圣明之世,则偃武修文,逮德下衰,则偃文修武。」@@@@@县名。(@@@@@)旧县名。本宁邑,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汉置县,及今河南省获嘉县治。北齐移治今修武县,隋又还治获嘉县。《韩诗外传·卷三》:「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韩非子·初见秦》:「秦昭王去邯郸,西攻修武。」;《汉书·地理志上》:「河内郡。县十八,修武。」;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怀庆府》:「修武县,在府东一百二十里,商为宁邑,周为修武,秦因之,汉高祖封功臣魏遫,为宁侯,寻置修武县,属河内郡。」(@@@@@)今县名。属河南省,在获嘉县西。本汉山阳县,北齐移置修武县于此。明、清皆属怀庆府。地当卫河北岸,道清铁路经之。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怀庆府·修武县》:「山阳城,县西北六十里,战国时魏邑,汉置县属河内郡。晋山阳县,仍属河内郡,后魏属汲郡,孝昌中置山阳郡,寻罢,北齐废山阳,入修武县。」;《清史稿·地理志》:「河南,怀庆府,县八修武。」
汉语大词典整治武备。《庄子·天道》“三军五兵之运”唐成玄英疏:“夫圣明之世,则偃武修文;逮德下衰,则偃文修武。”
其他解释1.修武德也。《庄子·天道》:「三军五兵之运。」疏:「失圣明之世,则偃武修文,逮德下衰,则偃文修武。」
其他释义1.整治武备。
1.其中,预计通往位于修武境内的云台山风景区、青龙峡景区,位于沁阳的神农山景区和博爱境内的青天河景区的道路容易拥堵。
2.随着东方今报连续两天大篇幅的报道,修武县陈村百亩花菜滞销的消息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来自湖北、平顶山、郑州的爱心企业纷纷打来爱心电话,预订花菜。
3.当初就靠这一绝技,蒙家先辈蒙恬易登上了修武殿武尊宝座。
4.据了解,江西省页岩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赣西北修武盆地、九瑞盆地、彭泽盆地,赣东北上饶盆地、萍乐坳陷西段清江盆地以及南鄱阳盆地等地区。
5.学的虽然广博,却不似那些圣地世家教的精细,比如清霄山,太渊圣地等道统,主修武境、凝丹,御灵净界主修驭灵,所学加起来,也没有超过五六样的。
6.维翰劝帝推诚弃怨以抚籓镇,卑辞厚礼以奉契丹,训卒缮兵以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廪,通商贾以丰货财。
7.逆天修身,逆心练魂,以身修武,以魂炼神,武之大成,超脱天下法则,只求唯我独尊,运功半天才有一丝功力,就算给我万载岁月,我也无法进入传说中的武道。
8.从小体质贫弱的主角,得到奇缘获得不知名的野果,从而突破了武道掣肘,一举越过人道五重天,踏上了漫漫修武之路。
9.当他在沉思中变老了,世界还是照样走它的路,亡命之徒仍然在修武德日渐壮大,在空地里猎鹿。
10.宋太宗战败后,意气消沉,只兴文化,不修武备。
读音:xiū
[xiū]
1.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修剪。
4.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7. 长(
),高: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9. 姓。
读音:wǔ
[wǔ]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