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車薪
【拼音】:bēi shuǐ chē xīn
【繁体】:杯水車薪
【近义词】:粥少僧多
【反义词】:集腋成裘
【拼音】:bēi shuǐ chē xīn
网友释义杯水车薪(拼音:bēishuǐchēxī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杯水车薪”的原义是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燃烧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分句。
辞典修订版以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所燃起的火。语本《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比喻无济于事。《镜花缘.第一零回》:「就是平日有些小小灵光,陡然大恶包身,就如杯水车薪一般,那里抵得住!」也作「杯水舆薪」。
辞典简编版一车子的柴薪着火,只用一杯水去救。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语本《孟子.告子上》。 【造句】环保工作需要全民的配合,单靠政府的力量,就如杯水车薪,是起不了作用的。
成语词典版01.明.徐光启《徐光启集.卷六.守城制器疏稿.闻风愤激直献刍荛疏》:「且寥寥数人,仅挟数器,杯水车薪,何济于事?」02.《歧路灯.第七四回》:「总因绍闻负欠已多,有找过息的,有还一半的,有本息已完微有拖欠的,有新债未动毫分的。二百五十两,除了承许夏鼎三十两外,大有杯水车薪之状。」03.《镜花缘.第一零回》:「其恶过重,就是平日有些小小灵光,陡然大恶包身,就如杯水车薪一般,那里抵得住!」
读音:bēi
[bēi]
(1)(名)(~子)盛液体的器皿;多为圆柱状或下部略细:茶~。
(2)(名)杯状的锦标:银~。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读音:chē,jū
[chē]
[ chē ]1. 陸地上有輪子的交通工具:火車。車駕(帝王的馬車)。車裂(中國古代一種殘酷的死刑,俗稱“五馬分屍”)。前車之鑒。
2. 用輪軸來轉動的器具:紡車。水車。
3. 用水車打水:車水。
4. 指旋床或其他機器:車床。
5. 用旋床加工工件:車零件。
6. 方言,轉動身體:車身。車過頭來。
7. 姓。
[ jū ]1. 象棋棋子之一。
读音:xīn
[xīn]
(1)(名)柴火:抱~救火。
(2)(名)薪水:~俸|~金|~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