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生地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生地

生地

【拼音】:shēng dì

【注音】:ㄕㄥㄉ一ˋ

【词性】:名词。

【结构】:生(独体结构)地(左右结构)

【简体】:生地

【繁体】:生地

解释

词语解释生地shēngdì。(1)中药名,是地黄的根,鲜的淡黄色,干的灰褐色,有退热、止血等作用;也叫“生地黄”。(2)生荒。(3)安全之地。生地[shēngdì]⒈中药名,是地黄的根,鲜的淡黄色,干的灰褐色,有退热、止血等作用;也叫“生地黄”英driedrehmanniaroot;⒉生荒。英virginsoil;⒊安全之地。例忠臣从此无生地。英safeplace;

基础解释∶中药名,是地黄的根,鲜的淡黄色,干的灰褐色,有退热、止血等作用;也叫“生地黄”∶生荒∶安全之地忠臣从此无生地。

引证解释⒈谓可以保全生命之地;安全之地。引《史记·淮阴侯列传》:“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有急则入生地而止,无患也。”明陆容《过旌功祠拜忠肃公遗像感怀》诗:“公为奇祸众和之,忠臣从此无生地。”⒉新地。引宋陆游《书渭桥事》:“使者来按视都城基,汉唐故城,王气已尽,当求生地。”⒊天资;资质。引明李东阳《奉谦斋徐先生书》:“顾生地素拙,无以为退藏计。”⒋未开垦之地。引《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五年》:“挺又括并边生地冒耕田千八百顷,募人佃种,以益边储。”⒌中药名。生地黄的简称。未经蒸制的地黄的根,有退热、止血等作用。

网络解释生地生地(拉丁学名: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为玄参科植物,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鲜生地)、干地黄(生地黄、干生地)与熟地黄(熟地)。生地黄、干地黄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易生混淆。株高15-30厘米,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

综合释义谓可以保全生命之地;安全之地。《史记·淮阴侯列传》:“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有急则入生地而止,无患也。”明陆容《过旌功祠拜忠肃公遗像感怀》诗:“公为奇祸众和之,忠臣从此无生地。”新地。宋陆游《书渭桥事》:“使者来按视都城基,汉唐故城,王气已尽,当求生地。”天资;资质。明李东阳《奉谦斋徐先生书》:“顾生地素拙,无以为退藏计。”未开垦之地。《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五年》:“挺又括并边生地冒耕田千八百顷,募人佃种,以益边储。”中药名。生地黄的简称。未经蒸制的地黄的根,有退热、止血等作用。生地[shēngdì]生命得以保全之地,相对于死地而言。《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抱朴子.内篇.微旨》:「有急则入生地而止,无患也。」未开垦的土地。未经蒸熟的地黄,称为「生地」。可供药用,有退热、止血的功效。

网友释义生地(拉丁学名: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为玄参科植物,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鲜生地)、干地黄(生地黄、干生地)与熟地黄(熟地)。生地黄、干地黄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易生混淆。株高15-30厘米,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

汉语大词典(1).谓可以保全生命之地;安全之地。《史记·淮阴侯列传》:“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有急则入生地而止,无患也。”明陆容《过旌功祠拜忠肃公遗像感怀》诗:“公为奇祸众和之,忠臣从此无生地。”(2).新地。宋陆游《书渭桥事》:“使者来按视都城基,汉唐故城,王气已尽,当求生地。”(3).天资;资质。明李东阳《奉谦斋徐先生书》:“顾生地素拙,无以为退藏计。”(4).未开垦之地。《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五年》:“挺又括并边生地冒耕田千八百顷,募人佃种,以益边储。”(5).中药名。生地黄的简称。未经蒸制的地黄的根,有退热、止血等作用。

国语辞典生命得以保全之地,相对于死地而言。生地[shēngdì]⒈生命得以保全之地,相对于死地而言。引《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抱朴子·内篇·微旨》:「有急则入生地而止,无患也。」⒉未开垦的土地。反熟地⒊未经蒸熟的地黄,称为「生地」。可供药用,有退热、止血的功效。德语Neuland(S)​法语racinedeRehmannia

辞典修订版生命得以保全之地,相对于死地而言。《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抱朴子.内篇.微旨》:「有急则入生地而止,无患也。」未开垦的土地。未经蒸熟的地黄,称为「生地」。可供药用,有退热、止血的功效。

英语spontaneouslybodilylifewardnativeityby natureanimatedlynaturallybirthplace

法语terre vierge

其他释义1.谓可以保全生命之地;安全之地。2.新地。3.天资;资质。4.未开垦之地。5.中药名。生地黄的简称。未经蒸制的地黄的根,有退热﹑止血等作用。

生地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熟地

生地造句更多 >>

1.或许人生地开端就是种错误,它是种哀痛地开初,主宰着你终身地烦劳和疾苦。

2.生地黄清热滋阴,酸枣仁宁心安神。

3.这大晚上的,人生地疏,周星漫无目的走在清冷的长街,灰暗的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4.父母,兄弟姐妹,出生地理,人文环境等等增上缘的不同,导致相同八字不同命运。

5.尤有甚者,在屠宰场中,鸡只被割了脖子后,有许多还活生生地就被浸在滚烫的热水中,以便拔除身上的羽毛。

6.许多石莲花在原生地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带裸露的乱石当中的。

7.许多石莲花在原生地生长在高海拔地带裸露的乱石当中。

8.太行山水,霍先生之甚爱,其势螭盘虎踞,铜铁铁板,其韵雄浑雅健,峻拔骨鲠,此乃霍先生地域情结的偏食,也是其秉性作派之使然。

9.项王故里位于宿城古梧桐巷,为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

10.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成群结队的高粱粒站在顶端摇摆这多姿的身体,翩翩起舞,秋风过后它们也随之慢慢地停下舞步。在高粱旁边还有许多的农作物,地下成群的花生,地上犹如树林般茂密的甘蔗……

字义分解

读音:shēng

[shēng]

[ shēng ]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

读音:dì,de

[dì]

[ dì ]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生地相关成语

生地相关词语

关于生地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生地的单词更多 >>

包含生地的歇后语

上一个:生拉硬拽

下一个:生岁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