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篆
【拼音】:kǎi zhuàn
【注音】:ㄎㄞˇㄓㄨㄢˋ
【结构】:楷(左右结构)篆(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指篆书。楷篆[kǎizhuàn]⒈指篆书。
基础解释指篆书。
引证解释⒈指篆书。引《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其从祖广……常从吏部尚书清河崔宏受字义,又从司徒崔浩学楷篆。”
网络解释楷篆kǎizhuànㄎㄞˇㄓㄨㄢˋ
汉语大词典指篆书。《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其从祖广……常从吏部尚书清河崔宏受字义,又从司徒崔浩学楷篆。”
其他释义1.指篆书。
1.丰满偏高,口厚腹壁薄,铜质不如明代精,耳孔多半圆如洞,款识仿宋体渐多,楷篆书并存。
读音:kǎi,jiē
[kǎi]
[ kǎi ]1. 法式,模范:楷模。楷范。楷则。楷式。
2. 汉字的一种书体:楷书。正楷。小楷。楷体。
[ jiē ]1. 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
读音:zhuàn
[zhuàn]
(1)(名)汉字形体的一种:~刻|~书|~文|~字。
(2)(动)写篆书:~额。
(3)(名)指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