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
【拼音】:shí zhèng zhǔ yì
【注音】:ㄕˊㄓㄥˋㄓㄨˇ一ˋ
【简体】:实证主义
【繁体】:實證主義
词语解释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派别之一,认为认识的对象只是实际存在的事实,科学只是主观经验的描写,事物的本质是不可能认识的。实证主义[shízhèngzhǔyì]⒈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派别之一,认为认识的对象只是实际存在的事实,科学只是主观经验的描写,事物的本质是不可能认识的。
引证解释⒈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派别之一,认为认识的对象只是实际存在的事实,科学只是主观经验的描写,事物的本质是不可能认识的。
网络解释实证主义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它产生时间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等提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是实证主义形成的标志。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
国语辞典主张以科学的方法,建立经验性的知识,认为事实必须透过观察或感觉而得。由法国哲学家孔德所创。实证主义[shízhèngzhǔyì]⒈主张以科学的方法,建立经验性的知识,认为事实必须透过观察或感觉而得。由法国哲学家孔德所创。
英语positiveismlogical positivismpositivism
法语positivisme
其他释义1.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派别之一,认为认识的对象只是实际存在的事实,科学只是主观经验的描写,事物的本质是不可能认识的。
1.本文从实证主义的角度来探讨财经新闻写作,而不仅仅是纯理论的分析和主观臆测。
2.柯林武德的重演理论是在反对当时实证主义泛滥的基础上,受到狄尔泰、克罗齐等生命哲学的启发下,立足于他的问答哲学而建立起来的。
3.由于这种奠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基础上的教育观,使得我们在教育理念设计上只见知识,而失落了信仰和德性品质。
4.以上所说大概和有些法律人对法律的道德性注意不够有关,有些中国的法律人甚至陷入完全的法律条文主义、实证主义。
5.他本可以选择附和当时处于上升期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证主义。
6.这些批判实质上反映出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危机,但混淆了科学的客观真理与科学被滥用的文化与社会环境。
7.实证主义史学一方面继承了乾嘉史学“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的考证原则,另一方面也吸收了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提倡的进化史观。
8.如果个人的行为背后有不可理喻的原因,比如仅仅因为自己拥有就认为某些东西非常宝贵,就可以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检验那个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9.并非一种实在的物质力量,它所代表的东西仅仅是“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世界观”。
10.自然法学和实证主义法学是近代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两大流派。
读音:shí
[shí]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
读音:zhèng
[zhèng]
(1)(名)证明:~人|~词|~婚|~券|~书。
(2)(名)证据;证件
读音:zhǔ
[zhǔ]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