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抒性灵
【拼音】:dú shū xìng líng
【繁体】:獨抒性靈
【拼音】:dú shū xìng líng
网友释义中国古代文论术语。重视作者创作个性的文学主张,是明公安派文学创作的核心思想。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赞扬其弟袁中道诗云:“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后成为一种文学主张,意在纠正明前后七子拟古的流弊,倡导性灵,表达“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的真情,打破含蓄蕴藉的传统。
辞典修订版性灵,性情。独抒性灵指文学作品以抒发作者性情为主,不受成法所限,讲究真实、自然,以具有独创性为上。明.袁宏道〈叙小修〉诗:「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读音:dú
[dú]
(1)(形)单独、独自。
(2)(副)唯独;表示唯一:~有一人。
(3)(形)自私;容不得人:这人真~。
读音:xìng
[xìng]
(1)(名)性格:个~|耐~|天~。
(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
(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
(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
(5)(名)性别:男~|女~|雄~|雌~。
(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读音:líng
[líng]
(1)(形)灵活;灵巧:~敏|~机|~便|心~手巧|耳朵很~|机件失~|资金周转不~。
(2)(名)精神;灵魂:心~|英~。
(3)(名)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怪。
(4)(形)灵验:~药|这个法子很~。
(5)(名)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移~|停~|~位|~前摆满了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