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倦
【拼音】:mào juàn
【注音】:ㄇㄠˋㄐㄨㄢˋ
【结构】:耄(上下结构)倦(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孔传:'言己年老﹐厌倦万机。'后称年老倦于理政为'耄倦'。
基础解释年老倦于理政。
引证解释⒈后称年老倦于理政为“耄倦”。引《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孔传:“言己年老,厌倦万机。”《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何以年在耄倦,而不能復子明辟,使忠言莫进,姦佞成朋,夷狄纷扰,屠害黎庶。”
网络解释耄倦耄倦,拼音是màojuàn,出自《书.大禹谟》。
综合释义《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孔传:“言己年老,厌倦万机。”后称年老倦于理政为“耄倦”。《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何以年在耄倦,而不能復子明辟,使忠言莫进,姦佞成朋,夷狄纷扰,屠害黎庶。”耄倦[màojuàn]年老倦于理政。《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孔传:'言己年老﹐厌倦万机。'后称年老倦于理政为'耄倦'。
网友释义耄倦,拼音是màojuàn,出自《书.大禹谟》。
汉语大词典《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孔传:“言己年老,厌倦万机。”后称年老倦于理政为“耄倦”。《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何以年在耄倦,而不能复子明辟,使忠言莫进,奸佞成朋,夷狄纷扰,屠害黎庶。”
其他释义1.《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孔传:'言己年老﹐厌倦万机。'后称年老倦于理政为'耄倦'。
读音:mào
[mào]
(名)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老~|~耋之年。
读音:juàn
[juàn]
(1)(形)疲乏:疲~。
(2)(形)厌倦:孜孜不~|诲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