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氏
【拼音】:lù shì
【注音】:ㄌㄨˋㄕˋ
【结构】:潞(左右结构)氏(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春秋国名。赤狄之别种。公元前六世纪末,为晋所灭。故城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四十里。潞氏[lùshì]⒈春秋国名。赤狄之别种。公元前六世纪末,为晋所灭。故城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四十里。
引证解释⒈春秋国名。赤狄之别种。公元前六世纪末,为晋所灭。故城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四十里。引《左传·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杜预注:“潞,赤狄之别种。潞氏,国,故称氏。”
网络解释潞氏春秋国名。赤狄之别种。公元前六世纪末,为晋所灭。故城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四十里。《左传·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杜预注:“潞,赤狄之别种。潞氏,国,故称氏。”
网友释义简介拼音:fēngtái注音:ㄈㄥㄊㄞˊ条目:烽台(烽台)解释:即烽火台。《太平御览》卷三三五引唐李靖《兵法》:“烽台於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宋苏舜元苏舜钦《瓦亭联句》:“烽台屹屹百丈起,但报平安摇桔橰。”
汉语大词典春秋国名。赤狄之别种。公元前六世纪末,为晋所灭。故城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四十里。《左传·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杜预注:“潞,赤狄之别种。潞氏,国,故称氏。”
其他释义1.春秋国名。赤狄之别种。公元前六世纪末,为晋所灭。故城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四十里。
读音:lù
[lù]
(名)县名;在云南省。
读音:shì,zhī
[shì]
[ shì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 zhī ]1. 〔阏(yān)氏〕见“阏”。
2. 〔月氏〕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