燋枯
【拼音】:jiāo kū
【注音】:ㄐ一ㄠㄎㄨ
【结构】:燋(左右结构)枯(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干枯。燋,通'焦'。
基础解释干枯。燋,通/'焦/'。
引证解释⒈干枯。燋,通“焦”。引汉王充《论衡·感虚》:“十日并出,万物燋枯。”《陈书·吴明彻传》:“时天下亢旱,苗稼燋枯。”
网络解释燋枯汉王充《论衡·感虚》:“十日并出,万物燋枯。”《陈书·吴明彻传》:“时天下亢旱,苗稼燋枯。”
网友释义《水晶》是2008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肖秀梅。
汉语大词典干枯。燋,通“焦”。汉王充《论衡·感虚》:“十日并出,万物燋枯。”《陈书·吴明彻传》:“时天下亢旱,苗稼燋枯。”
其他释义1.干枯。燋,通'焦'。
读音:jiāo,qiáo,jué,zhuó
[jiāo]
[ jiāo ]1. 引火用的柴。
2. 古同“焦”(a.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b.焦东西的气味;c.黄黑色)。
3. 着急:“上下燋心。”
[ qiáo ]1. 古通“憔”,憔悴:“其色燋然。”
[ jué ]1. 古同“爝”,火炬。
[ zhuó ]1. 古同“灼”,火烧。
读音:kū
[kū]
(1)(形)(植物等)失去水分:~萎|~槁|~草|~骨。
(2)(形)(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井|海~石烂。
(3)(形)没有生趣;枯燥:~坐。
(4)(名)〈方〉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茶~|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