阃令
【拼音】:kǔn lìng
【注音】:ㄎㄨㄣˇㄌ一ㄥˊ
【结构】:阃(半包围结构)令(上下结构)
【简体】:阃令
【繁体】:閫令
词语解释1.军令;将令。阃令[kǔnlìng]⒈军令;将令。
基础解释军令;将令。
引证解释⒈军令;将令。引金邓千江《望海潮》词:“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閫令,上将斋坛。”明沉鲸《双珠记·并拜荣升》:“承差委,承差委。閫令传恩旨,禁苑鶯迁,黄封褒美。”
网络解释阃令阃令,读音是kǔnlìng,汉语词汇,解释为军令、将令。
综合释义军令;将令。金邓千江《望海潮》词:“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閫令,上将斋坛。”明沉鲸《双珠记·并拜荣升》:“承差委,承差委。閫令传恩旨,禁苑鶯迁,黄封褒美。”阃令[kǔnlìng]妻子的命令。用来嘲笑惧内者的话。如:「阃令森严。」
汉语大词典军令;将令。金邓千江《望海潮》词:“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明沈鲸《双珠记·并拜荣升》:“承差委,承差委。阃令传恩旨,禁苑莺迁,黄封褒美。”
国语辞典妻子的命令。用来嘲笑惧内者的话,如:「阃令森严。」阃令[kǔnlìng]⒈妻子的命令。用来嘲笑惧内者的话。例如:「阃令森严。」
1.机械系支部书记宋春歌的爱人秦武阳是音乐学院的声乐老师,秦老师碍于阃令,带了一帮弟子和一套进口音响,连着几天来辅导合唱技巧。
读音:kǔn
[kǔn]
(1)(名)〈书〉门坎。
(2)(名)〈书〉旧时指妇女居住的内室。
读音:líng,lǐng,lìng
[lìng]
[ líng ]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 lìng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令人兴奋。
4. 时节:时令。节令。
5.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