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尚方
【拼音】:zhōng shàng fāng
【注音】:ㄓㄨㄥㄕㄤˋㄈㄤ
【结构】:中(独体结构)尚(上下结构)方(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造杂作。始置于汉代,唐改称中尚署,元为中尚监,明以后不设。中尚方[zhōngshàngfāng]⒈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造杂作。始置于汉代,唐改称中尚署,元为中尚监,明以后不设。
引证解释⒈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造杂作。始置于汉代,唐改称中尚署,元为中尚监,明以后不设。引三国魏曹叡《赐彭城王据玺书》:“有司奏王遣司马董和,齎珠玉来到京师中尚方,多作禁物,交通工官。”晋陆翙《邺中记》:“织锦署在中尚方。”清叶廷琯《吹网录·魏太和铜熨斗熨人款识》:“欵识刻于跗上,文曰:‘大和三年二月廿三日,中尚方造。’”
网络解释中尚方中尚方:
综合释义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造杂作。始置于汉代,唐改称中尚署,元为中尚监,明以后不设。三国魏曹叡《赐彭城王据玺书》:“有司奏王遣司马董和,齎珠玉来到京师中尚方,多作禁物,交通工官。”晋陆翙《邺中记》:“织锦署在中尚方。”清叶廷琯《吹网录·魏太和铜熨斗熨人款识》:“欵识刻于跗上,文曰:‘大和三年二月廿三日,中尚方造。’”
汉语大词典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造杂作。始置于汉代,唐改称中尚署,元为中尚监,明以后不设。三国魏曹睿《赐彭城王据玺书》:“有司奏王遣司马董和,赍珠玉来到京师中尚方,多作禁物,交通工官。”晋陆翙《邺中记》:“织锦署在中尚方。”清叶廷琯《吹网录·魏太和铜熨斗熨人款识》:“款识刻于跗上,文曰:‘大和三年二月廿三日,中尚方造。’”
其他释义1.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造杂作。始置于汉代,唐改称中尚署,元为中尚监,明以后不设。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shàng
[shàng]
1. 还(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2. 尊崇,注重:尚武。尚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尚。时尚。
4. 矜夸,自负:自尚其功。
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
读音:fāng
[fāng]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