沤麻池
【拼音】:òu má chí
【注音】:ㄡˋㄇㄚˊㄔˊ
【结构】:沤(左右结构)麻(半包围结构)池(左右结构)
【繁体】:漚麻池
词语解释沤麻的水池。后赵国主石勒未贵时,曾与李阳争沤麻池,旧址在今山西省榆社县。沤麻池[òumáchí]⒈沤麻的水池。后赵国主石勒未贵时,曾与李阳争沤麻池,旧址在今山西省榆社县。
引证解释⒈沤麻的水池。后赵国主石勒未贵时,曾与李阳争沤麻池,旧址在今山西省榆社县。引《艺文类聚》卷十九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石勒与李阳相近,阳性刚愎,每争沤麻池,共相扑打,互有胜负。”《元和郡县志·仪州》:“石勒沤麻池,在县北三十里,即勒微时与李阳所争处,今枯涸纔有处所。”
网络解释沤麻池沤麻池,òumáchí,汉语词语,指沤麻的水池。
综合释义沤麻的水池。后赵国主石勒未贵时,曾与李阳争沤麻池,旧址在今山西省榆社县。《艺文类聚》卷十九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石勒与李阳相近,阳性刚愎,每争沤麻池,共相扑打,互有胜负。”《元和郡县志·仪州》:“石勒沤麻池,在县北三十里,即勒微时与李阳所争处,今枯涸纔有处所。”
汉语大词典沤麻的水池。后赵国主石勒未贵时,曾与李阳争沤麻池,旧址在今山西省榆社县。《艺文类聚》卷十九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石勒与李阳相近,阳性刚愎,每争沤麻池,共相扑打,互有胜负。”《元和郡县志·仪州》:“石勒沤麻池,在县北三十里,即勒微时与李阳所争处,今枯涸才有处所。”
其他释义1.沤麻的水池。后赵国主石勒未贵时,曾与李阳争沤麻池,旧址在今山西省榆社县。
读音:òu,ōu
[òu]
[ òu ]1. 长时间地浸泡:沤麻。
[ ōu ]1. 水泡:浮沤。
读音:má
[má]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 指“芝麻”:麻酱。麻油。
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6.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7. 喻纷乱:麻乱。麻沸。
8. 姓。
读音:chí
[chí]
(1)(名)护城河。
(2)(名)池塘:游泳~。
(3)(名)旁边高中间洼的地方:花~。
(4)(名)池子。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