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
【拼音】:yí shī
【注音】:一ˊㄕ
【词性】:动词。
【结构】:遗(半包围结构)失(独体结构)
【简体】:遗失
【繁体】:遺失
词语解释遗失yíshī。(1)由于疏忽而失掉东西。遗失[yíshī]⒈由于疏忽而失掉东西。例他的借书证遗失了。英lose;
基础解释(动)不小心丢失。
引证解释⒈丢失;丢弃。引《楚辞·王逸<九思·怨上>》:“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注:“钮枢所以校玉斗,玉斗既丧,将失其钮枢。”《北齐书·皮景和传》:“属寿阳已陷,狼狈北还,器械军资,大致遗失。”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二三:“为了便于发现是否有信件遗失,从那个时候起,珊裳和明纯间的通信,都编了号码。”⒉遗漏。引《鹖冠子·能天》:“彼虽至人,能以练其精神,修其耳目,整饰其身,若合符节,大小曲制,无所遗失,远近邪直,无所不及。”《后汉书·鲁丕传》:“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芻蕘以言得罪;既显巖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迨甘泉分县修志,得六十六人,而国朝画家不过十四人,皆扬州土著,书家不过三人,则其遗失多矣。”⒊失误;过失。引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上方幸河东,亡书三篋,詔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得本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心若怀冰,战战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唐杜甫《北征》诗:“虽乏諫諍姿,恐君有遗失。”清曹寅《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庙算无遗失,妖氛快扫除。”⒋指散失的文章、典籍。引《汉书·儒林传赞》:“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罗遗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贺》:“李藩缀集其歌诗,因託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一:“每集细加评选,广搜遗失,成一代大观。”⒌遗忘;忘记。引《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汉郑玄笺:“成王之令德不过误、不遗失,循用旧典之文章,谓周公之礼法。”孔颖达疏:“又言成王所以蒙天之德,泽及子孙者,以其有光光善德,勤行之,不过误,不遗忘,志唯循用旧典之文章,言能遵用周公礼法,故得福流子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家人连日疲倦,遗失火烛,厅房楼房烧做一片白地。”⒍因失禁而排泄。引《后汉书·张湛传》:“湛至朝堂,遗失溲便,因自陈疾篤,不能复任朝事,遂罢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二·鸡》:“小便遗失,用鷄膍胵一具,并肠烧存性,酒服。男用雌,女用雄。”
网络解释遗失(中文释义)遗失是一个汉语词语,基本意思是丢失;丢弃。
综合释义丢失;丢弃。《楚辞·王逸<九思·怨上>》:“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注:“钮枢所以校玉斗,玉斗既丧,将失其钮枢。”《北齐书·皮景和传》:“属寿阳已陷,狼狈北还,器械军资,大致遗失。”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二三:“为了便于发现是否有信件遗失,从那个时候起,珊裳和明纯间的通信,都编了号码。”遗漏。《鹖冠子·能天》:“彼虽至人,能以练其精神,修其耳目,整饰其身,若合符节,大小曲制,无所遗失,远近邪直,无所不及。”《后汉书·鲁丕传》:“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芻蕘以言得罪;既显巖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迨甘泉分县修志,得六十六人,而国朝画家不过十四人,皆扬州土著,书家不过三人,则其遗失多矣。”失误;过失。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上方幸河东,亡书三篋,詔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得本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心若怀冰,战战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唐杜甫《北征》诗:“虽乏諫諍姿,恐君有遗失。”清曹寅《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庙算无遗失,妖氛快扫除。”指散失的文章、典籍。《汉书·儒林传赞》:“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罗遗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贺》:“李藩缀集其歌诗,因託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一:“每集细加评选,广搜遗失,成一代大观。”遗忘;忘记。《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汉郑玄笺:“成王之令德不过误、不遗失,循用旧典之文章,谓周公之礼法。”孔颖达疏:“又言成王所以蒙天之德,泽及子孙者,以其有光光善德,勤行之,不过误,不遗忘,志唯循用旧典之文章,言能遵用周公礼法,故得福流子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家人连日疲倦,遗失火烛,厅房楼房烧做一片白地。”因失禁而排泄。《后汉书·张湛传》:“湛至朝堂,遗失溲便,因自陈疾篤,不能复任朝事,遂罢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二·鸡》:“小便遗失,用鷄膍胵一具,并肠烧存性,酒服。男用雌,女用雄。”
汉语大词典(1).丢失;丢弃。《楚辞·王逸〈九思·怨上〉》:“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注:“钮枢所以校玉斗,玉斗既丧,将失其钮枢。”《北齐书·皮景和传》:“属寿阳已陷,狼狈北还,器械军资,大致遗失。”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二三:“为了便于发现是否有信件遗失,从那个时候起,珊裳和明纯间的通信,都编了号码。”(2).遗漏。《鹖冠子·能天》:“彼虽至人,能以练其精神,修其耳目,整饰其身,若合符节,大小曲制,无所遗失,远近邪直,无所不及。”《后汉书·鲁丕传》:“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刍荛以言得罪;既显岩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迨甘泉分县修志,得六十六人,而国朝画家不过十四人,皆扬州土著,书家不过三人,则其遗失多矣。”(3).失误;过失。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上方幸河东,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得本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心若怀冰,战战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唐杜甫《北征》诗:“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清曹寅《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庙算无遗失,妖氛快扫除。”(4).指散失的文章、典籍。《汉书·儒林传赞》:“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罗遗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贺》:“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一:“每集细加评选,广搜遗失,成一代大观。”(5).遗忘;忘记。《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汉郑玄笺:“成王之令德不过误、不遗失,循用旧典之文章,谓周公之礼法。”孔颖达疏:“又言成王所以蒙天之德,泽及子孙者,以其有光光善德,勤行之,不过误,不遗忘,志唯循用旧典之文章,言能遵用周公礼法,故得福流子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家人连日疲倦,遗失火烛,厅房楼房烧做一片白地。”(6).因失禁而排泄。《后汉书·张湛传》:“湛至朝堂,遗失溲便,因自陈疾笃,不能复任朝事,遂罢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二·鸡》:“小便遗失,用鸡膍胵一具,并肠烧存性,酒服。男用雌,女用雄。”
国语辞典丢失。遗失[yíshī]⒈丢失。引《薛仁贵征辽事略》:「祝付公!若充军止作长行,妾与公一物,慎勿遗失。」《红楼梦·第一三回》:「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近丢掉丢失失落反拣到寻获拾得拾获拾遗⒉疏漏。引《后汉书·卷二五·鲁恭传》:「既显岩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
辞典修订版丢失。《薛仁贵征辽事略》:「祝付公!若充军止作长行,妾与公一物,慎勿遗失。」《红楼梦.第一三回》:「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疏漏。《后汉书.卷二五.鲁恭传》:「既显岩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
辞典简编版丢失。 【造句】身分证、金融卡都得随身携带,以免遗失。
英语losslosergonemislayingmissing listmislaid
法语perdre、égarer、perte
其他释义1.丢失;丢弃。2.遗漏。3.失误;过失。4.指散失的文章﹑典籍。5.遗忘;忘记。6.因失禁而排泄。
1.他发现一张心爱的邮票遗失了。
2.遗失的那一夏,在下弦月的夜晚,也碎在了枕边,消散,然后渐行渐远。
3.看到失去记忆的兰,哀如此感慨,是的,很多事情我们希望遗失记忆。但是,记忆里的,不光是我们想遗忘的那些,还有我们想永远珍惜,的美好的东西。
4.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
5.都在尘埃傲慢的巡视中,寂寂地停留在这个遗失的片断里。
6.遗失了一件珍贵物品,只在心中懊恼片刻,便弃之脑后,这是一种潇洒。
7.我能从一千个从我身边经过的人中,听出你的脚步,因为那九百九十九个人的脚步踏在地上,只有你的脚步踏在我的心上,所以无论你走得多么远,走到哪里,我都不会遗失你,但希望你哪里都不要去,请永远留在我身边,同我一起走过剩下的所有岁月。
8.他因发现自己遗失护照而感到惊慌失措。
9.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
10.那些遗失在时光深处的美好,就让岁月永远地覆盖其上,连同虚幻的本质一起埋掉。
读音:yí,wèi
[yí]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读音:shī
[shī]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