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拉
【拼音】:yà fēi lā
【注音】:一ㄚˋㄈㄟㄌㄚ
【结构】:亚(独体结构)非(独体结构)拉(左右结构)
【繁体】:亞非拉
词语解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并称。亚非拉[yàfēilā]⒈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并称。
引证解释⒈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并称。
网络解释亚非拉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统称,也称为“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最早由毛泽东同志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他指出:美苏为第一世界,亚非拉广大被压迫的国家和民族为第三世界,中间的为第二世界。
其他释义1.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并称。
1.亚非拉民族解放的潮流汹涌澎湃,势不可当。
2.更广泛地来看,全球范围内还有大量的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数字电视发展速度更慢一些,所以模拟电视将会更长时间地占据它们的市场。
3.欧美没有变矮,但亚非拉长高了。
4.一些亚非拉和东欧等国家的使馆也被安置在这里。
5.她表示,大部分的预算资金将用于支持在亚非拉和东欧的商业培训和发展项目。
6.亚非拉地区的国家有理由认为,相对于其他富裕经济体,基金组织更偏向于处理他们自己的债务问题。
7.本文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深刻分析了西方民族主义的蜕变和亚非拉“应激型”民族主义的兴起这两个历史现象,并对两种民族主义进行了比较。
8.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构成第三世界。
9.我希望,世界和平台湾回归祖国大陆亚非拉小朋友吃上白糖糕,这样,多好。书海沧生
10.5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加大了对亚非拉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的译介。
读音:yà
[yà]
1. 较差:他的体力不亚于你。
2. 次一等:亚军。亚圣。
3. 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亚铁。
4. 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亚。
读音:fēi
[fēi]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读音:lā,lá
[lā]
[ lā ]1. 牵,扯,拽: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2. 用车载运:拉货。
3. 使延长:拉延。拉伸。
4. 排泄粪便:拉屎。
5. 联络:拉拢。拉帮结伙。
6. 摧折:摧枯拉朽。
7. 带领转移:把部队拉出去。
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小提琴。
9. 抚养子女:拉扯。
10. 帮助: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 lá ]1.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2. 闲谈:拉话。拉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