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马
【拼音】:lù mǎ
【注音】:ㄌㄨˋㄇㄚˇ
【结构】:鹿(半包围结构)马(独体结构)
【繁体】:鹿馬
词语解释1.鹿和马。2.'指鹿为马'的略语。
基础解释鹿和马。/'指鹿为马/'的略语。
引证解释⒈鹿和马。引汉王充《论衡·非韩》:“论有益与无益也,比之於鹿马。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有千金之马,无千金之鹿。鹿无益,马有用也。”宋刘筠《大酺赋》:“且观夫鱼龙曼衍,鹿马腾驤。”⒉“指鹿为马”的略语。参见“指鹿为马”。引晋葛洪《抱朴子·君道》:“独任,则悟鹿马之作威,恭显之恶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甚且一臂不袒,輒迕鹿马之奸;片语方干,远窜豺狼之地。”
网络解释鹿马(汉语词语)鹿马,汉语拼音lùmǎㄨˋㄇㄚˇ,意思是指鹿和马。
综合释义鹿和马。汉王充《论衡·非韩》:“论有益与无益也,比之於鹿马。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有千金之马,无千金之鹿。鹿无益,马有用也。”宋刘筠《大酺赋》:“且观夫鱼龙曼衍,鹿马腾驤。”“指鹿为马”的略语。晋葛洪《抱朴子·君道》:“独任,则悟鹿马之作威,恭显之恶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甚且一臂不袒,輒迕鹿马之奸;片语方干,远窜豺狼之地。”参见“指鹿为马”。
汉语大词典(1).鹿和马。汉王充《论衡·非韩》:“论有益与无益也,比之于鹿马。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有千金之马,无千金之鹿。鹿无益,马有用也。”宋刘筠《大酺赋》:“且观夫鱼龙曼衍,鹿马腾骧。”(2).“指鹿为马”的略语。晋葛洪《抱朴子·君道》:“独任,则悟鹿马之作威,恭显之恶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甚且一臂不袒,辄迕鹿马之奸;片语方干,远窜豺狼之地。”参见“指鹿为马”。《汉语大词典》:指鹿为马(指鹿为马) 拼音:zhǐlùwéimǎ《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后以“指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后汉书·窦宪传》:“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久念使人惊怖。”《旧唐书·仆固怀恩传》:“陛下必信矫词,何殊指鹿为马?”《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何知改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郭沫若《蒲剑集·文化与战争》:“倒黑为白,指鹿为马,日本的社会秩序早就为这些文化刽子手所毁坏无遗了。”亦作“指马”。《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唐贺兰进明《古意》之一:“秦庭初指鹿,群盗满山东。”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内重之弊,必有奸臣指鹿之患。”清吴伟业《读史杂感》:“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指马谁攻秦相诈,入林都畏阮生狂。”
1.马麝已濒临灭绝,黑颈鹤,白唇鹿、马鹿、雪豹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数量锐减,藏羚羊也由原来的十万余只下降到了现在的三万余只。
2.仪表堂堂,结实富态的壮鹿马利根从楼梯口走了上来。他端着一碗肥皂水,碗上十字交叉地架着一面镜子和一把剃刀。
3.在山顶焚起祭物,众人开始颂经,同时把大把象征吉祥如意的“鹿马”纸片撒向空中。
4.水往低流,树向阳光,鹿马逐水草而居,候鸟依天时而徙。就是这天,也有雨露风霜,也有四季分明。这地,也有山川湖泊,也有地脉龙气。世界万物,日月星辰,莫不依规则而行。烟雨江南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读音:lù
[lù]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2)(Lù)姓。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